這原本就是個浮躁的社會。
越是新人,就越容易有脫離實際的期待,不管是所說的內容還是溝通技巧、溝通的深入程度與銷售業(yè)績。總是給自己設定了過高的標準要求,如此就容易產生浮躁心理,而這些因素就導致,一旦遭遇了拒絕,其挫敗感就會成倍增加,進而愈發(fā)影響到自己的信心。
3、想贏怕輸:
總以為對方會在電話那頭期待著與自己成交,卻懼怕任何失敗與拒絕。特別是在想象之中,總是誤認為自己的獨特性與閃光點是別人都不具備的,失去了那個機會是對方的莫大損失,因而正常情況下,那是每個人都爭相追捧的,因而總是在心里設想成交之后自己的成就感。所謂期待越高失望越高,所以越想贏就越怕輸,就越不敢射門,射門的那一腳失誤了,就會越怕射門,因為那意味著露怯,怕再露怯就會畏首畏尾,就會大失水準,信心自然大打折扣。
4、以自己之短比他人之長:
總是有很多類似的產品與標的在同時甚至提前就舉辦了的,這是難以改變的客觀存在,即使時間是在我們之后,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人家準備的比我們專業(yè)而且充分”,而即使你是在頂尖場所舉辦的活動,都會羨慕別人選擇舉辦的地點比你的更好;而且別人的資源整合,別人的亮點及利益點的詮釋,別人的嚴謹性與公信力等等,都在我們之上,不是說不要關注別人,但過于關注別人的方案而看到自己的方案的不足。肯定會對自己的信心是一種嚴重的打擊。當對產品本身沒有信心的時候,就很難在銷售中傳遞信心了。
(二)客觀自身欠缺:
1、經驗不足:
任何新人都是經驗不足的,都會缺乏應對突發(fā)情況的心理準備與思想準備,準備不充足就會更加提高被拒絕的概率,并導致信心喪失。因為誰都不知道對面的那個人會提出什么問題來刁難自己,也無法事先去設想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任何話術不是經過培訓出來的,而是需要在簡單而重復的實踐中磨練與總結出來的。這是每個銷售人員從新人到高手的必經之路。
2、只想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