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10-20 來源:能見APP 瀏覽數:834
在18日下午召開的“風電產業鏈國際合作交流論壇”上,7位中外主機企業和部件企業高層參與討論,分別為,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峰、舍弗勒風能業務單元和風能事業部全球負責人Bernd Endres、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戰略總監趙峰、舍弗勒大中華區風電業務單元高級經理張甦、佐敦涂料全球大客戶經理馬倩、上海天融供應鏈有限公司黃建、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言人。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8日下午召開的“風電產業鏈國際合作交流論壇”上,7位中外主機企業和部件企業高層參與討論,分別為,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峰、舍弗勒風能業務單元和風能事業部全球負責人Bernd Endres、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戰略總監趙峰、舍弗勒大中華區風電業務單元高級經理張甦、佐敦涂料全球大客戶經理馬倩、上海天融供應鏈有限公司黃建、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言人。
以下為發言全文:
主持人(李丹):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資源專委會李丹,也是作為這次大會主辦方之一,非常歡迎和感謝大家參加我們這樣一個閉門研討會。這是我們這次會議唯一的閉門研討會,我們覺得產業鏈確實有一些大家需要溝通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也可能相對來說敏感一些,我們今天的這樣一個設置,就是希望能夠在這樣的環節中,讓大家暢所欲言,基本上都是合作關系。同時,包括全球風能理事會、風能協會,我們三個主辦單位也是希望通過幾方平臺,能夠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實際在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政策端、產業端共性的問題,我們希望通過機構的平臺,能予以大家有效的改善,促進大家的合作。
首先我們有請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的副總裁鄭峰先生。今天討論產業鏈國際合作,一方面有中國的企業往出走,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我們也要接受更多國外的企業走進來,西門子是一個在中國長期耕耘的企業,我們希望聽聽,西門子能源你們在現在國內的業務中,看到哪些問題和挑戰,另外我們也希望聽一聽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整體產業布局,這些因素對您這邊都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請鄭總幫我們解讀一下。
鄭峰:謝謝李總給我這個發言的機會。我先說走出去,事實上我們不光是在中國做生意,其實在中國的很多的外資企業他面臨的市場已經是一個全球化市場,所以即便對我們這樣的公司,我們也要走出去,也要考慮怎么走出去服務全球市場。剛才講的非常好,我補充一個,除了理解當地市場的一些政策法規等等,最近的一個趨勢就是,歐美市場特別注重環保,我覺得這個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中國的企業必須滿足歐盟和美國在在環保上的一些法規,在環保這件事情上,比如說我們的碳足跡、碳排放做得怎么樣,可能歐盟很快會要求我們給一個透明度,你的碳足跡不光是你自己的工廠,還有你的供應商,這個在電動車領域已經開始,最近我們國家很多電動車企業是非常著急補上這一課,因為他們已經大幅度向歐洲市場出口電動車,所以我想關注環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新的趨勢。
另外就是說,我覺得整個產業鏈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管你是哪一類企業,合資或者外資企業,中資的企業,你走出去還是要有不同的思維,我們需要一些中國的傳統智慧,我們講的和氣生財、中庸之道,而不是把我們中國的“卷”帶到海外去,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外企,我們本身就不喜歡“卷”,但是我們也有所堅持,我們是堅持有利潤的增長,我的利潤率要先達標再增長,所以這個就給了你自己一個限制,你不會過度擴張,保持每年20%的增長率可以走得長遠,過多突破這個東西,這個事就不可持續,我覺得咱們整個產業鏈,都要有這個思維。不知道來了多少位整機廠的朋友,整機廠處于龍頭位置,整機廠有這個好的想法,我們其他的整個鏈條上的這些零件供應商,就有更大的空間了,如果整機廠再廝殺,實際上零部件的供應商都會感到壓力。還要有一些歐洲思維,既然我們在歐洲做生意,就也要有歐洲思維。歐洲是比較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不是說你完全靠價格能夠取得相應的市場地位。
關于引進來,作為我們這樣的公司,還是要靠技術領先,從價格的競爭或者成本的競爭,你做得最好的情況下,你的物料成本能夠做到和國內公司打平這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狀況,這條路上我們要繼續努力。但是注重科技領先,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外企在中國市場的一個生存之道,所以我剛才講環保理念,我們自己的例子,我們現在做的高壓開關,原來的高壓開關是六氟化硫的,我們現在是真空加潔凈空氣的,我們的碳排放是零,這是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有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它是一個先進技術,所以你看到國內講我做零碳變電站,沒有別的選擇,所以這個就是你技術領先以后你獲得的這個優勢,我覺得這條路我們還是會繼續走下去。另外有一些我們叫集成創新,我們也會做一些整合解決方案,比如我們推出海上升壓方案,對我們自己成本不會有太多降低,但是我們解決方案可以大幅度減少鋼構的重量,大概能減少20%,另外可以把工期縮短20%,這個對企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給兩個例子,我們怎么繼續做技術創新,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做技術創新,這是我想提的兩個方面。
主持人(李丹):謝謝鄭總,剛才您提到一個集成創新,請教一下您這里面的集成創新是就某一個裝置集成創新,還是聯合上下游做產業鏈的集成創新,因為今天談國際合作,我也想問一下,如果我們著眼產業鏈集成創新這樣的空間會不會有比較大的合作機會。
鄭峰:時間關系不太想展開,舉這個例子,集成創新并不是我們自己的這個產品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實際是我們把考慮的范疇擴大到鋼構,因為我們自己的產品是沒有,整個海上升壓平臺它是一個鋼結構,不是我們的業務范圍,但是我們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我們在工廠做這個預制化,做一個集裝箱式的組合,盡量在工廠內把集裝箱的東西做完,這樣你的東西到海工基地再出海時間就大幅度縮短,另外我們減化布置,比如你由原來三層鋼構做成兩層,這樣把它的重量降低,所以我們這個方案不是只對我們有好處,應該是對整個產業都有好處。
趙鋒:咱們西門子身份很特別,我們討論中國企業走出去,你們是走進來。我們可以看到在歐洲、美洲,如果全球供應鏈跟不上的話,可能到2026年就會出現瓶頸,回到升壓站這,我想咱們制造能力這么強,今年年初的時候,SPIC國家電投也給了你們訂單,從某種層面說,并不是我們海外企業在中國沒有機會,你們在中國這么“卷”的場景下能夠贏得訂單,希望你能分享你們真正在這個市場上繼續拿到蛋糕、訂單,你能列出三個最強的優勢,如何在這么大壓力環境下繼續生存下去,謝謝。
鄭峰:這個問題好難回答,我們現在還活著,我覺得你持續不斷的降本,它是一個很基礎的工作,你作為一個外企,我覺得關鍵是什么?很多外企認為我們在成本上是沒有辦法和國內企業競爭,我覺得如果抱著這個想法,成本下不來,還是要和國內企業做對標,我們現在做的項目就是讓我的物料成本和國內企業拉齊,這個目標有可能實現嗎?是有可能實現的,當然一年以后可能才可以把成功的經驗分享出來,但是我們現在把這個目標定好,因為你不這么做,繼續沿用原來研發方式,或者還是在總部引導下工作,那是沒有希望,你必須用中國的思維做事情。當然,總的前提是這個企業要活著,你的質量必須無可挑剔,所以這個就很難,對吧,這是一種張力思維,你既要又要,我們可以向內部卷,但是我們不要到外面卷,這個是重要的。另外就是說結合本地市場提出一些創新的概念,這個點我已經剛才講過了,第三點可能就請我們團隊補充一下,湊足三點。
西門子:我補充一點,就是說這么多年西門子能源延續下來,中國本地的這個人員潛力的開發也是很重要的,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于總部,針對中國市場,中國的員工對于中國的市場,對于中國客戶的需求理解更深,就是說他可以在不管剛才鄭總提到的研發也好,生產也好,我們不僅僅是集成了總部技術的一部分,同時應該有創新,而且這種創新對整個總部在全球是一個貢獻或者是一個反哺,這點也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李丹):謝謝鄭總和西門子團隊,現在我們也一直討論國際合作,我覺得后面這位領導補充的特別好,到了哪個國家按哪個地域的文化說話這個很重要。接下來請舍弗勒副總裁為我們分享一下您對全球產業鏈合作的看法,包括國際市場上有一些大家看起來不是很和諧的因素,我們作為外企和中外企業如何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推動風能產業更好的發展?
BerndEndres:非常感謝您剛剛前面所談到的這些內容,我回答一下您剛剛為我們所有人提的問題。能源轉型對于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能源轉型是在不斷推進,但是問題在于我們能夠怎么樣完全實現已經制定好的目標,這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風能很明顯現在是處在全球能源轉型當中話題內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現在我們必須要讓整個價值鏈相互合作,不然我們供應鏈總是中斷是不能夠實現可持續性、也不能實現我們相關目標。除此之外,我們怎么能夠讓供應鏈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健康的,只是開展成本競爭不會帶來好的結果,都要找一些方式,能夠讓公司投入有所回報,大家看到市場當中,前面看到幻燈片中講到,過去這些成本是如何下降的,以及各個市場之間的一些區別,這是第二點。如果只是中國的企業賺錢,其他的企業都不賺錢,我們怎么樣能夠長期促進供應鏈的發展?如果不能讓大家從當中獲得益處,它就是不可持續的。一方面還要考慮成本方面可以做哪些事情,在風能這個供應鏈當中,實際上我們對于中國的依存度很高,中國有很強大的本地產能,本地的產能,實際上也是基于全球的供應鏈的,我覺得這對于中國來說是有好處的。另一方面也會對于世界其他的市場產生壓力,其他市場可能不會像中國投入如此多的產能,甚至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解決成本問題和產能問題。
此外,我們要看看開發速度,如果我們可以有兩個風機,每一個5兆瓦或者有一個10兆瓦,他們當中會有這樣一個更便宜的解決方案,或者我們甚至未來建造更大容量的風機。沒有人在供應鏈當中是希望付出如此大的投入去進行產品的開發,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我們不只是使我們的投資能夠有回報,另一方面也要保證質量。還有在價格以及質量之間的比較,質量是優先的,保障優質質量。如果從我們公司舍弗勒角度看,很早之前我們就開始在中國、在歐洲還有世界其他地方進行投資,并且這個投資是持續的,雖然如此,不只是對于舍弗勒,還對于整個供應鏈來說,我們希望我們的投資是能夠獲得回報的,因為我們做這個項目是認真的,不是為了玩樂。能源轉型方面我們也是為了引入新技術,并且投入新的技術,我們希望能夠最終獲得回報,如果這時我們有很多的中斷,可能沒有人愿意進行投入。我覺得我談到這樣一個回報還有過盛產能都是很重要,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可能也是受到政治關注和政治期望的影響。因為我們有時候會有五年的計劃,如果只是五年發展10GW,可能沒有人會投入,所以這當中有很高的政治期望,期望進行很高的投資,是否能夠根據現在每一年進行這樣一個預測,很多公司他們都在建設自己的產能,這方面沒有疑問,我們都是建設自己的產能,但是我們很清楚,你的這個數字到底是多少,目標到底是多少,不要讓產能成為一個問題。
趙峰:我們在這里有很多的中國參會者,我用中文問問題,在技術的迭代和供應鏈的平衡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這個我覺得對于產業發展非常重要,昨天供應鏈環節也討論過,剛才在奧利弗的PPT里面也看到了,你進行了迭代,不只是主機,應該說下面的配套,供應鏈壓力非常大。我開始問我的問題,我們第一次面對面坐在一起討論俄烏戰爭或者地緣政治對產業鏈的影響是在去年的西班牙,經過了一年多,應該說現在的地緣政治情況不僅沒有緩解,而且是變得更嚴重了,從地緣角度看,舍弗勒是一家國際性公司,我想問一下,現在這么大的壓力,有沒有從歐盟政府或者德國政府層面鼓勵更多的產能在印度或者別的區域做這種調整,這是第一個問題,希望你能回答一下,謝謝。
Bernd Endres:舍弗勒這家公司它是在全球開展業務,我們不是說只是根據政治的決策討論決定我們的業務,所以我們不會受到政治力量的促使或者推動。當然我們也會看看市場當中有哪些可能性,最終可以在哪里開展業務,這才能夠決定我們業務的決定,我們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
趙峰:你們在中國有制造基地,南京工廠可能是最大的齒輪箱制造的基地,應該說中國制造產業有沒有拿補貼是很清楚的,這個層面上你覺得目前歐盟開展所謂的反補貼的調查,他們在做這種決定之前,有沒有跟德國企業或者供應鏈,像舍弗勒這樣第一梯隊的核心部件企業有過溝通交流,還是他們因為地緣政治拍拍腦袋做的這種決定。
Bernd Endres:我可能關于這個問題理解得并不是那么透徹。
趙峰:我剛剛提到的問題是舍弗勒在南京建立這么大的基地之一,現在也是與當地的供應商進行合作,現在我們看到歐盟提出了一項提案,就是說可能要進行反補貼調查,對于電動車產業進行反補貼調查,我想問歐盟是否是與舍弗勒這樣的公司進行過一些磋商,或者跟一些比較大的歐洲供應商進行了一些討論。。
Bernd Endres:在這個問題上我沒有辦法回答你。
趙峰:好的。
Ben Backwell:我可以講關于反補貼的調查還沒有開始,上周關于這方面的推動,想開展調查還沒有調查。第二點是我們要去繼續討論關于成本、價格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已經談到了這樣一個核心,這個市場增長不夠快,他們也是遇到了問題,但是現在進一步降低價格,可能不會受到歡迎,因此我們必須保持現實,這里毫無疑問,有一些歐洲公司因為業務經營很多困難,他們會有諸多抱怨,這個情況,在歐洲已經持續數年,他們的利潤就是負的,所以一點也不奇怪,我們看一下我們怎么樣以一個有建設性的方式看待這個問題,現在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其實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我發現有一件振奮人心的,過去幾天發生的,我跟我同事們發現過去幾年在中國很多企業他們其實不賺錢,但是在很多的整機廠,他們其實是從服務上掙錢,如果他只是在這個制造上掙錢,可能有時候虧很多,所以這是對我來說很有意思的。
我們需要建立起一些一致性。第一個一致性我們大家可以達到共識,整體的價格,我們可以跟政府那邊,告訴他們,他們需要知道能源價值很大,所以我們在化石能源方面非常有競爭力的,很多國家政府,他們確實也是在推動這個風能價格的上漲,但是其實有好多時候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有時候也不是政客想看到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方案,包括在中國的一些協會和歐洲的一些協會,我們以共同的方式應對,這樣就可以體現我們這個真正的價值。第二是可持續性,我們在中期和長期這個上面的價格,不僅僅到市場上,我們到這就是掙錢,就是在幾周前到那邊,我也看到他們意識到這一點,5家整機廠他們給圣寶羅供貨,他們來找我,我也到市場看,這個價格確實很低,也沒有太多的增加,包括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等等都有很多這些問題,沒辦法出口這些地方,所以巴西圣保羅這個工廠,他們在競爭,大家可以通過協定、商量等等眼前這一點,沒有著眼于長遠,就是以后價值的取向在哪里。是不是讓政客也能了解這個市場的情況還有這個供應鏈的情況,我們沒有那樣做,所以我想可能由于一些不信任或者反傾銷調查,這個產業當中我們需要有更多的一致性,不僅僅著眼于眼光短淺的短向的目標,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應對在這個供應鏈上面臨的不同的挑戰。
趙峰:我想繼續說幾句,剛才說了以后,中國這邊,不管是整機廠還是其他,他們在海外有這樣的舉動的時候,我認為重要的是,不僅僅只是宣布一件事把人家嚇到了,一個中國整機廠來做這樣一個宣布,他在德國生產大的風機,這并不容易,你可以做出這樣一個決定進行這樣一個生產,但是這些舉動可能會造成一些后果,包括歐洲他們可能做出這樣一些行為,造成了緊張的關系,可能就不利了,所以中國的這個整機廠,如果說你走出去做生意的時候,你們需要保證質量,如果你像現在,你的質量過關,產品沒有問題,質控做得很好,你可以來掙一些錢,不是說你掙不到什么嫌,要不然你只是把你的成本那些回收,但是做生意必須要掙錢,要不然我們怎么生存,所以我們作為產業,我們也希望過得更好,所以說在國外低成本,就像你在國內市場這么做的這套做法贏得訂單,可以幫助在歐洲的國外市場,可能他們最后不愿意,就給你關閉了這個門窗,所以我們得想更長遠,更大的目標,我們想要協調這樣一個競爭的局面,所以說大家看Ben最開始講到這個能源轉型,比如說達到這樣一個氣候變化的目標,我們可能說3倍、8倍發展,更好地合作,而不是相互打斗,我想這個才是更好的方式,現在是一個好的時機,我們來想一下,這個供應鏈還有所有的地區,包括中國的地區的機遇,同時也取決于你的目標是什么,你可能會因為拿到短期訂單破壞了長遠的目標。
主持人(李丹):謝謝,趙峰為我們更清晰提了一些問題,我們看看舍弗勒的張甦女士是不是有補充,我們會有一些相關的問題,包括我們在產業合作的一些建議。
張甦:我沒有太多的,我們舍弗勒特別看中中國市場,我們在組織架構,包括業務劃分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以單一國家身份作為一個大區來看待的,所以這么多年,不管在汽車還是工業領域投資很多,然后我們整個在中國的團隊也是持續不斷地在壯大,包括在南京的投資,我們公司還是一個特別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然后也看中中國的整個發展,大概就是這些。
主持人(李丹):謝謝,謝謝張經理,接下來有請佐敦涂料全球大客戶經理馬倩女士幫我們分享一下,因為大家在討論產業鏈的國際合作,佐敦也是在中國業務量很大,我們也是希望請您給我們講一下,包括跟中國的產業合作以及做一個外企在中國這邊看到的我們未來合作的一些前景,同時中國企業往外走,我們更希望看到融合交流,那么有什么樣的建議?
馬倩:謝謝李總的問題,我們是一家挪威涂料企業,將近有百年的歷史,我們進入中國是1983年,所以也將近有30多年了,所以我們說,我們在中國本地化開發產品開發還是做的不錯的,我們在中國的銷量業績按照剛才張總說的,根據我們全球風電,單純風電來說,是跟裝機量完全吻合,我們中國業績占全球業績將近50%到60%,所以其實中國市場對于總部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我今天還跟我們的友商在展會上聊到這個問題,我們不是上市公司,我們是家族企業,我們不靠兼并、收購增長,我們通過有機增長,為什么我們在中國做得還不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總部是足夠放權給到我們公司,從產品開發,到配方調整以及我們的銷售、市場政策的靈活度,我覺得這個給到了很強有力的支持,因為每個國家情況不一樣,這一點來說,在我們中國市場的開拓,是很重要的因素,以及我們這邊一直是一個有機增長,不管中國團隊以及全球團隊都是非常穩定,我們的人也是非常重要,這些對我們中國的開發,中國市場都有很有利的優勢。然后提到我們,第二個問題是?
主持人(李丹):中國想往出走,以我們一個外企,對中國產業比較了解,可以給我們中國產業一些什么樣的建議。
馬倩:我們不像主機廠,我們只是材料供應商,我們其實是很愿意配合我們中國主機廠走出中國,然后我們也在努力想法能不能幫助中國企業去,如果我們有更好的制造廠的關系,有更好的業主關系,跟他一起去配合拿一些國外的訂單進行深度的合作,比如說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他在當地有需求,我們能繼續滿足他的需求,更好地配合他開發國外市場,這是我們一直想努力,也是在踐行的方向。
主持人(李丹):謝謝馬總,您的發言讓我想起來當時我跟三峽的交流,因為三峽當時在我們中國的水電出海的過程中,其實他就是作為一艘大船,把我們相關的產業的各個環節,可能都帶在里面,在這個里面其實有提供這種資金的,我們比較大型的三峽自己的投資企業,也有里面很多做細分市場的這些產業的合作伙伴,在這個大的項目包里面,可能都會發揮各種各樣不同的作用,所以我們也期待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做一些共享,能組織大家共同在合作已經有很好基礎的這個前提下,我們做更多的市場開發。今天臨時新加了一位發言人,因為剛才其實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奧利弗提到我們運輸成本是一個顯著增加的一環,接下來我們就有請上海天融供應鏈有限公司的黃建總,給我們分享關于運輸環節的想法。
黃建:謝謝,謝謝主持人,我叫黃建,我們是一個航運企業,所以我們跟全球各地的港口一直以來都有長期的協議和聯系。大家可能知道這個丹麥在這個風電行業上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國家,丹麥的埃斯比約是海上風電領域非常優秀的港口,已經有40多年的經驗和歷史,他們現在就是正在對他們的港口進行擴建,他擴建的區域現在是開放的,我們作為他的港口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是跟他們進行簽了一個協議,對他們拓展的區域大概會有200萬平米的區域進行招商,面對各個企業進行招商。目前市場的需求很明顯對中國企業講是一個機會,所以我們就是說作為這個橋梁,如果說在座的有中國企業,希望看看埃斯比約,希望去在這個領域上進行一些合作,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在會后跟我聯系。我們其實除了埃斯比約港之外,我們還有另外一個港口合作項目在摩洛哥,摩洛哥也是包括地中海周圍的區域,所以我們主要是在港口這塊上有很好的渠道,如果有這塊需要的客戶朋友,都可以跟我聯系,謝謝。
主持人(李丹):謝謝黃總。我們其實今天還有一位發言嘉賓,由于個人原因現在沒有到,我們不再等他,其他參會嘉賓還有一些問題提給我們發言人嗎?
趙鋒:我想說,我在這里想要介紹一下來自于BCG的合作伙伴,波士頓咨詢給我們開展了合作,我們開展了一個全球供應鏈的項目,首先,他上一次在這里大概是在30年前,在這里我也很確幸,大家可能會感到印象深刻,過去三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行業是30年前從0開始,現在變成了巨大的市場和巨大的供應鏈,你也是參與了我們的開幕式,所以我想您跟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經驗或者你的一些看法,關于BCG也跟很多歐洲的一些主機生產上有合作,你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的建議,我們如何開展合作,應對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BCG:非常感謝。感謝您給我做了一個介紹,介紹了一下我們的一些情況。可能實際上對于這個轉型,我們都低估了,因為我們在這里想要用電子替代電子,一個是黑色的,一個是未來的這樣一個綠色的,所以我們現在很難進行區分,我們看到我們所交易的市場,很難講到其中的區別。我們會有這樣的一個能夠對于電確定價格的市場機制,如果我們有火電的時候,當地的成本上升的時候,你的這個收入就會增加,二者是并行的,在我們可再生能源當中,實際上我們在調配方面沒有那么多可做的,我們可能說你在風電廠當中,我們也會出現這樣一個脫鉤,人們不知道他未來會實現什么樣的價格,這樣一來,我們的市場會以這個價格越來越低作為一種吸引,現在我們應當要改變我們在電方面的這樣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我們定價的方式,像舍弗勒所講的,電的價值在哪兒,我們怎么更好進行定價,我們的電從火電進行調度,它有價格,但是這個價格不代表成本,實際上有很多成本是聯系在一起,因為這當中也會有間接的成本,對于人,對于社會的成本,我們知道在系統當中建立起正確的成本是很難做到的,這也是跟技術有關,能夠使它從經濟上是有意義的,或者說我們需要跟政府進行溝通,能夠讓政府理解,轉型非常重要,我們也需要做出變革,從而讓電具有正確的價格,我們希望提醒大家,當我們談到發電的最低成本的時候,我們說的是對的,但是我想說像是一兆瓦的風電是10歐元,天然氣發電不一樣,一個是可再生資源,一個并不是可再生資源,所以我們用歐元,用人民幣進行計量,這是短視,我們要看到這個電力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可以重復使用的,我們怎么樣使得需求也是多樣化的,能夠使得這一個轉型是可持續的?我們的消費者他們之前認為,每天24小時,隨時可以用電,但是要讓消費者認識到一天當中,我可能有時候用多一點,有的時候用少一點,有這樣一種靈活性,這樣才能改變我們消費能源的方式,使得可再生資源從商業來說更加有意義,站得住腳,我們必須開展運營的生態系統構建,這很重要。
趙峰:我實際上想接著問一個問題,可能你沒有完全回答我,我想聽聽在你看來,你有哪些建議。比如說你會給歐洲領先的風機廠商提供這樣的一個咨詢服務,當你們在跟你的客戶開展合作的時候,當然會看到一些不同的選項,這些公司做決策的時候,最重要的考量是什么?現在我們看到在中國產品的價格成本,現在在歐洲,在你看來,對于中國的主機生產商,如果他們想要能夠打開這樣的一個歐洲市場的大門,跟世界其他的市場合作,你有什么樣的建議?
BCG:非常感謝你把問題向前推了一步,我們要去擴大全球的供應鏈,具有可持續性是我們大會的主題,如果我們能有全球產業鏈足跡,就更加可持續,大家買的都是來自于中國的零部件,用在西方生產風機,也許如果購買的是中國風機,這個生產在歐洲,在美國,在中東建廠,在其他的一些地區,中國生產商建了廠,這一些其他國家的風機生產商再去從當地的這樣一個中國所建立的這個工廠進行購買,可能會更好一點。但是,我們現在處在這樣一個沙盒當中,建立起這樣一些障礙,但是我們是希望這些生產商更容易購買他們所需要的這一些零部件會更好?,F在由于美國他們,因為ITC、PTC,還有歐洲也是,在德國我們也有上網補貼電價,這樣的一種措施,是經常在發生的,就是有這些國家建立他們的一個立法規定,我們希望產能能夠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流動,不只是向著一個方向流動,所以想要回答您的問題,就是我們建立起非常具有競爭性的供應鏈足跡,這樣才能使我們供應鏈更加具有韌性。
主持人(李丹):謝謝,因為趙鋒已經把問題問得差不多,我自己考慮一些問題,也向各位請教一下,正好林總回來,剛才馬倩總提到總部充分放權才能讓這些企業在我們境外過得更好一點,所以我們也想問一問陽光國外的市場方面,做過哪些機制上比較靈活的舉措,讓大家更好適應國際市場?
林煒:每個企業管理機制和領導風格都不一樣,陽光我應該從哪個角度講,從我個人感受來,我來了半年,我自己也比較拼,領導給我講兩句話,第一不要著急,海外是長線,陽光的光伏現在做得這么好,但是也花了十多年時間,從高層到整個公司,都知道海外業務不好做,需要很長期積累。第二部分只要你不虧錢,所有業務模式都能試。簡單來說給我充分的放權,雖然現在我在組建團隊,目前只有我一個人,我覺得這半年我最大的收獲是,第一是改變我一個觀點,我原來在風電,我覺得海外市場就是我們傳統這幾家西方主機廠,但是實際上這半年時間看到印度、巴西等等其他新興市場,有很多本地的,他們自己的主機廠,這些企業,首先國家沒有供應鏈,第二個可能沒有像西方的這些傳統的主機廠這么嚴格,相對來說靈活一些,這是我看到機會點。第二個,之前很多中國企業覺得我去展會就是去展示自己,那現在我更多感覺,去了我有很多新的一些聯系,跟國外的開發商也好,業主也好,甚至一些供應商還有一些咨詢機構也好,其實所有這些資源都是做海外能夠用的,我更多的把這些信息收集完,簡單說給老板畫餅,海外市場很大,雖然你覺得很難,但是我覺得有很多機會點,持續做這樣一個洗腦,包括會有一些業務機會進來,我今年也比較幸運,在印度市場可能會有一些突破,我覺得這半年時間,對我個人,對公司來說是很有信心的,就是這個相互的過程,向上管理,不光給老板說我一定要什么,而是說我給你帶來了什么,你給更多我能匯報的更多,我從這個點回答這個問題。
主持人(李丹):其實我的一個感覺,因為我覺得三年疫情下來之后,大家整個對彼此的了解,其實是有降低的,我們的合作基礎其實是被弱化了,所以為什么今年我們看到我們的展會更多的人,大家愿意交流,是說明產業合作還是有意愿,林總剛才提到的我更愿意理解成每個人可以抱著更大的善意,以合作的心態交流,我的心態不是把我擠掉,把我打死,而是互利共贏的出發點,這可能才是我們國際合作的一個基礎。接下來有請Ben,你也是我們全球風能理事會的帶頭人,也聽了我們產業鏈各個環節,今天沒有整機進行交流,這個可能也是大家市場定位,敏感度的問題,后續我們可以繼續交流,也請您結合現在大家已經討論的這些內容,來給我們一些更多的建議。
Ben Backwell:非常感謝,我想您剛才說得非常好,尤其是在我們現在已經經歷過這樣一個三年疫情帶來的情況,這確實是沒有幫到忙,三年疫情我們來這里,這真的是很不一樣的,就是這樣一個交流,尤其是你從線上轉到線下,面對面的時候完全不一樣,能夠很好幫助我們建立這樣一個關系,我不想總結大家的點,大家都是眾說紛紜,我想簡單做一些總結,我們一開始討論的時候,還有在最后的時候,我們可能首先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論壇,西方的這些公司,中國的公司,還有來自印度的,來自南美的等等,我們需要建立這樣一個對話,在這個風能產業里面,這是一個可持續的產業,它需要建立在一個可持續的價值基礎上,不管中國還是其他地方,都需要可持續價值基礎,人力資源,團隊工作組,不同的背景。我們在周一的開幕式講到,我也希望更多女性從事這個行業,我在這里也看到更多,在中國當中,我覺得你們的性別不平等,其實還沒有太多的女性,我們在西方看到更多,所以在這方面,可能跟我們的文化還有各方面的因素有關,我們希望看到有多樣性,在我們的這個行業,多元化,我們的團隊、工作組打造等等。
我們需要能夠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政治還有當地的環境市場,不是簡單的到一個市場,我們這有便宜的設備,就是這個好像很多地方不管用,可能有一些地方價格還行,但是有的建立起關系,但是更多的是要建立起這個效果,所以在這個市場上,我們首先說是不是對所有人來說是一個OK的市場,我們在中國看到的,在過去的一兩年當中,我們并沒有看到在這個歐洲同時出現,也就是歐洲的市場其實并沒有以原有的速度來發展,包括定價、設計方面,所以我們需要首先考量這些問題。第二就是好多人講到這個風機的創新,我來到中國,我覺得創新真的好多,中國的創新體現在各個方面,看到中國人民這方面的創新的熱情。但是,風機5兆瓦可能是很大的,可能在制造方面贏了,但是在其他的團結或者是規模其他的發展上面可能就輸了,所以在歐洲,它有很多基礎設施已經建起來,我們其實要喊停,剛才說的這種所謂的競賽,另外一點就是質量,我們看到在全球產業上有很多示范案例,不針對某一個地方,很多沒有報告出來而已,我們也看到這方面很多的失敗案例。為什么?就是說在質量檢測這些方面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沒有花足夠的力氣,不斷追求規模化或者是升級,我們今天下午的時候,也是在講到了風機方面的一些相關的影響,這方面的振動關聯有一些影響,其實是沒有辦法計算,我們還要一步步注重質量,我們不能說有25兆瓦的風機招待別人,這不是大船,比如說在英國南部,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大概是這個400兆瓦的這樣一個海上風電,現在是第二期,而他的這個風機是三倍大小,那么他們看到這么大,有的人很喜歡這個大小,但是有的人不喜歡,所以他們是在計劃當中,還是在做一些意見的尋求,所以我們是需要做一個統和的考量,哪些元素,哪些人參與等等,我們可以交付一些什么,還要發現有哪些問題,是不是還會有一些法務糾紛,還有這樣一些問題,美國的東海岸,他們其實在建這個大的風電廠有很多假消息,有很多所謂虛妄的競爭,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統和考量的,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討論,我們也看到中國這邊非常積極地參與進來,我們也希望能夠在28國會議上,推動這些高層的人員、CEO等等更好地繼續這樣的討論,剛才講的這個報告,也是會進行后續發布,我們也會在后期進行這樣一個討論。
主持人(李丹):非常感謝今天每一位在座的嘉賓給我們的分享,其實我也想說一點自己的觀點,我們在看中國的產業鏈為什么現在能發展這么好,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天時地利人和,應該是產業鏈找到了中國,而不是中國政府強硬地說我一定要把某一個產業放在這,當然這個產業政策是會有國家制定,但是在發展階段,中國當時的生產力、勞動力水平,當時中國的整個經濟發展的速度,對能源的需求,市場足夠大,所以我覺得確實是市場最終選擇了中國,給了中國可再生資源,不只是風電,包括光伏在內的產業都發展非常好的時機。再往后,產業鏈究竟往哪個方向走,大家要基于商業目標考慮,什么市場能做,什么地方可以布局,不是單純說這些國際的其他國家,我們想把這個產業落回自己的國家,這個我覺得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這就是過于人為刻意,而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這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在國際產業鏈合作的,有一個這樣的倡導,我們希望他能落在更適合他發展的區域。比如說現在大家看到東盟區域的產能發展很多,那是因為他可能市場蓬勃興起,用能需求增加,包括勞動力的成本在,優勢顯現出來,所以我們更希望,包括我們中國產業鏈在合作過程中,我們也不是固守一定都放在中國國內,之所以他在國內,是因為在國內有成本優勢,我們有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實現低成本能源轉型,所以這也是我們大會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之所以想把風能做得更好,我們之所以想把可再生資源發展得更壯大,這是希望配合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讓大家都能實現更低成本的轉型目標。所以我們也希望跟全球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進產業鏈合作,在適合的地方進行更多的布局。
后續還有很多機會跟大家進行更多交流,希望大家跟我們保持溝通。就像Ben提到的,我們在COP28上面,會進一步分享我們合作的理念和想法,我們也非常期待的新的報告在COP28上發布。
好,謝謝各位,今天會議到此結束。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o295i.cn/news/show.php?itemid=71248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