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服務:電力公司和電力用戶之外的第三方機構安裝、擁有和運行光伏發電系統或微電網,將可再生能源發電與提高能效、儲能等業務打捆經營。
新型供電:電力公司利用智能計量技術建立新的用戶電價體系,根據用電時間、容量、可靠性以及允許負荷中斷程度等制定費率。新興儲能供應商通過輔助服務市場或雙邊協議向電網企業、終端用戶、可再生能源發電商提供儲能服務。
合作所有制:本地社區以共同所有權的模式投資可再生能源系統。這種模式已經在歐洲、日本和美國部分地區出現。專家預測,合作所有模式未來將在社區和合作社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政乾方評論:
世界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是大趨勢。盡管各方對未來可再生能源發展預測有高有低,對實現時間有不同的判斷,但均認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和比重都會持續增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機構對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判斷不同,個別甚至激進到100%這樣的比例,很大程度上與其機構理念、立場有關。可再生能源前景究竟如何,一是取決于可再生能源技術自身的進步,二是取決于常規能源清潔利用程度,三是所謂氣候變化問題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各國戰略與政策制定。所以對上述眾多機構的預測結果,大可不必太過在意,解決好當前及近期問題,或許更加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