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圈的朋友都知道,那戈壁、高山、丘陵上一臺臺正常運行的風機,對業主來說那就是一顆顆看得見的搖錢樹。而對這高聳的搖錢樹來說,根的穩固牢靠才是它的立命之本:風機基礎工程質量直接關乎風機能否在設計壽命期內安全可靠地運行!而從事風電行業的工程師們都知道,風電機組基礎型式主要有擴展基礎、樁基礎和巖石錨桿基礎,毫無疑問它們都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表面裂縫,降低了結構混凝土的強度,影響結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為風機的安全運行留下了隱患。下面小編根據自己掌握的相關資料,就風機基礎裂縫預防措施提出以下建議。
一、裂縫成因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基礎混凝土邊緣部位一旦拉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混凝土就會開裂。引起建筑混凝土結構開裂的具體原因很多,比如發生溫度和濕度變化、外荷載影響、地基不均勻沉降、混凝土自收縮(塑性收縮和干縮)等原因外,還有設計有誤、施工方式不當等人為原因,都非常容易產生裂縫。下面小編主要來講下設計和施工方面的裂縫預防措施。
二、裂縫預防
1設計方面
1)合理確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水泥用量越大,含水率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縮越大。
2)設計中應盡量避免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如因結構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時,應充分考慮采用加強措施。
3)積極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要解決由于收縮而產生的裂縫,可在混凝土中摻用膨脹劑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
4)重視對構造鋼筋的認識。在結構設計中,設計人員應重視對于構造鋼筋的配置,注意構造鋼筋的直徑和數量的選擇。
5)降低結構約束,做好抗與放的良好結合,包括設置后澆帶、施工縫及滑動層等。
2施工方面
1)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灰比。水灰比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重要因素,使用減水防裂劑可使混凝土用水量減少25% 左右。
2)振搗工作:進行充分合理的振搗作業。振搗時,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根據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確掌握振搗時間,避免過振或漏振,應提倡采用二次振搗、二次抹面技術,以排除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氣泡。
3)混凝土養護:主要是控制好構件的濕潤養護,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有條件時宜采用蓄水或流水養護,養護時間為14-28天,以保證混凝土在早期盡可能少產生收縮。
4)混凝土的降溫和保溫工作:對于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應充分考慮水泥水化熱問題。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避免水化熱高峰的集中出現、降低峰值。澆搗成型后,應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溫措施,表面覆蓋薄膜、濕麻袋等進行養護,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而引起的溫度裂縫。
5)對于地下結構混凝土,盡早回填土,對減少裂縫有利。
6)夏季應注意混凝土的澆搗溫度,采用低溫人模、低溫養護,必要時經試驗可采用冰塊,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溫度。同時避免在雨中或大風中澆灌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