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里的水池,可以模擬一個小型的風場,在這樣的實驗室里可以把好的企業的產品引入,讓學生也明白,做海上風電研究到底要干什么。另一個就是從學校角度來說,要建立的一個規范設計以及分析的方法,現在的想法是中國政府有興趣支持學校做這個,希望可以把在美國的這套系統全部搬回到中國來,增加一些設計,包括把海上設計做得更好,最后只要輸入外界情況,就可以對葉片的控制,選型進行優化,只要有一個初期的設定,結果就可以出來。
另一個是怎么做好海事的檢測工作,舉一個美國的例子,美國第一臺海上飄浮式的風機,它的主要作用是測量波浪,測量周期的設定,,它的風機是西門子的風機,實驗人員把這一套系統做完,現在抗住了臺風,這就是很好的產學研的綜合分析的比較好的案例。2011年和2012年的時候,實驗室做了一個美國的產業化能源的分析,現在正在和國家的海洋局著手做這件事。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到底要怎么做,在中國怎么更好的從模型中把問題分析出來,為政府的政策制訂以及對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通過模型一起探討企業到底應該怎么做,政府應該幫助些什么。
關于運營成本這一領域,實驗室建立了數值模型。運營成本的變化,通過模型分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準確的。通過模型可以幫企業做一個專門的分析,從過去的分析來說,比較接近5%左右的誤差,總體來說,是比較好的。后面還要作是一些后期的分析,針對中國海上風場,開始做一些海況分析,緊急情況分析,實驗室希望把這一套東西更好的并到整個系統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