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2023-10-19 來源:能見APP 瀏覽數:612
10月17日下午,在“2023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發展交流會”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馬麗芳發表了題目為《基于非洲能源需求的中小型風電機組市場前景展望》的主旨演講。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
10月17日下午,在“2023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發展交流會”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馬麗芳發表了題目為《基于非洲能源需求的中小型風電機組市場前景展望》的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感謝和大家見面,分享《基于非洲能源需求的中小型風電機組市場也希望對大家的產業發展有所啟發,我基于之前做的研究,以及對非洲市場和國內小風機行業粗淺的認識。
分四方面介紹:非洲能源發展概況、非洲風能發展的需求和挑戰、中國產業和發展經驗、CREIA開展的中非合作項目介紹。
非洲能源發展情況,對于小風機行業各行各業,以及全球也是越來越感興趣,這個發展機遇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對于非洲市場,對于自己來說是神奇的大洲,對于能源行業來說也是充滿潛力的領域。首先從非洲的經濟社會和能源需求來看,非洲作為超級大的洲來說,它的人口已經接近全球的五分之一,但是能源的需求占比上的比重是非常低的,屬于極端落后的水平,需求占比只有6%,電力需求只有30%,非常缺少能源和電力的地區。
我們統計一些數據,從2010年-2019年非洲GDP年平均增速在3%,全球GDP增速國家占比中,前十位中它占三位,但是經濟上的增長,并沒有對非洲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明顯的效果,首先是能源需求的增速遠落后于經濟方面的增速,而且電力需求方面也是遠落后,增速基本上保持在3%以下,遠低于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是比不上的,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落后的水平。
尤其是南非洲,人口四成以上是極端貧困,他們使用的燃料還是比較原始的,將近6億人未通電。左手邊的圖是非洲2015年、2020年經濟增長水平,保持比較穩定。它的能源需求增長,以及化石能源需求增長,還是比較明顯,尤其是化石能源占比比較大,它的清潔能源占比遠低于5%,右手邊人口和城鎮化水平明顯落后于能源和電力的可及性。
整體來看,非洲能源在燃氣、燃油、煤電的消費上比較明顯。我們看下面圖非洲地區,紅色是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藍色是水量的占比。它水量的占比比較好,相比于其他洲水平不是很落后,但是能源占比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而且右手邊相鄰的亞洲地區,其實也有很多發展中國家。它是發展水平比較低的情況下,貢獻度遠不及預期,全球占比也就是3%。
由于可持續能源的缺乏阻礙非洲地區在農業生產、糧食生產、工業化發展方面的進步。也導致其他相關的公共服務,醫療、教育水平相當的落后,一方面是由于經濟落后,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能源和電力的可及性造成的約束,由此可以造成健康和環境的影響。我們現在做的很多研究,包括國際和國內的研究,對于它未來發展的要求也看到,對于它以后轉型以及能源可及的緊迫程度非常擔憂。
電力水平來看歸納三個特點,一是電力消費水平非常低,裝機容量不高。2021年數據大洲裝機僅相當于中國裝機容量的十分之一,全球其他國家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整體的發電量2021年水平是800TWH的水平,它的水平與人口相比,相當于印度一半的水平。
電力獲取能力比較差,它還有四成以上的沒通電人口,項目的建設程度與巴西來比,與一個國家的當量還不及。電力供應能力也比較弱,市場上供需存在絕大的缺口,一方面是用戶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比較低,也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影響,現在還是集中于使用比較落后原始的生物質材料比較多一些,有的依靠化石能源,所以電力方面收費方面和可靠性也有不確定性,導致好多大型的電力企業投資完之后電費收不到,它的收益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也是影響電力企業對當地投資的積極性。
另外是電力建設能力和運維能力,以及它這種線損控制能力非常弱,導致電力發出來之后,因為輸送能力和運維能力導致經濟和技術上的損失比較嚴重。
所以從非洲整體的發展趨勢來看,目前來看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和挑戰,但是作為全球來看,是世界發展最快的地方,它市場發展空間和需求也是非常大的,非洲在往持續的目標上邁進。有三個主要的方面。
一是對聯合國規定下強制性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其實非洲國家在目標設定上非常的積極,99%的非洲國家都提出自主化貢獻的目標,到多少年之后我要實現碳中和和利用多少可再生能源,其實他們有自己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美好的愿景。
二是可持續發展目標上也有一定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解決當地迫切貧困的問題方面,它還是比較重視。比如說聯合國提出17項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歸根結底旨在消除貧困和促進經濟繁榮保護地球的目標。對于非洲來說,如果能夠實現能源上的可及性,最好是清潔低碳的能源,其實好多目標相應的得到解決,他們也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列為重點發展的方向。
三是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倡議,聯合國提出三大目標,確保有普及性現代化的能源服務,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這個項目與非洲能源發展非常貼切,非洲也已經把這個列入自己國家或者區域在做可持續發展目標規劃時的參考,而且像歐美的國家,包括中國對非洲做援助支援,或者是能源合作方面的時候,也會特別注重三項目標中的達成,也會非常重視對未來非洲可再生能源或者可持續能源發展目標實現,能起到的作用。
我們聚焦非洲的能源發展,非洲地大物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對他們風力發電做過評估是461GW左右,非洲的東部、南部特別適合風力發電。我這張圖對于小風電發展不是特別的明確和公平,因為圖對于大型的風電項目有參考價值,不管是測量方面的規劃或者說適合發展風電,在北部、東部、南部,適當區域的劃分也集中在這里,小風機發展3-6m/s,這在非洲地區還是非常豐富的,小風機沒有完全并網的形式下,整個非洲還有非常大的可開發利用前景。
總體而言,看它的資源利用的不是很充分,也有一些沒利用好。一方面和地理分布相關,另外一方面當地發展策略有關,最后是經濟方面的考慮,以及技術可實現的程度,也對它產生非常大的約束,我們看大的圓圈中間空的地方,內部開發的地區只占了非常少的部分,2022年底非洲裝機6.5MW,它僅僅開發不到2%。
說到非洲風能的發展,從資源上來看市場沒有問題,但實實在在去非洲做風能項目,還要考慮到各方面因素。其實在國內也會做這方面的考慮,非洲來看有幾個特點:一是著重聚焦民生領域,因為重點解決用電十分緊迫的問題;二是技術的可行性,大型風機對風力資源的探測和要求,以及土地的許可技術要求是非常高的。在非洲現在的技術能力水平與經濟實力的水平下,完全去大規模的開發大型風電,為時尚早,但是對于中小型風機來說,正好是特別合適的發展機會。一方面是產業能夠得到拓展,另外一方面能夠切切實實解決當地用能用電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對當地環境影響,與全球其他地方開發充電,與當地用到的土地和當地生活環境項目,也會面臨著相應的社會風險。這方面也是需要我們重點考慮的,尤其是對于非洲國家土地的性質,多數都會有社會與相符性,也會對項目產生影響。
另外是電網的連接問題,需要并網的風電項目,非洲的電力基礎設施薄弱情況下,怎么樣解決偏遠地區的用電問題?這是非常關鍵的基礎性問題。
總體對于非洲來說,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相對于它之前使用的石化傳統能源來說,這種自補性和靈活性,提供非常大的發展和利用空間,尤其是對于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自身就有成本低、適用性強、對接性良好的優勢,尤其是分散式、微網式的技術,還是挺符合非洲大陸分散式小聚集的現狀,還有電網基礎設施差的條件。
再對照一下國內的產業,對非洲地區能產生什么樣的作用?首先是風電領域是我國新能源發展的強項領域。因為從我們做可再生能源來說,風電行業既包括大型風電,同樣小型風電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因為范圍的廣泛和場地適用性強,以及安裝成本、應用場景的多樣化,其實都是非常好的應用和使用,包括展現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價值的形式。尤其是我們在早期小風電解決用電問題,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在技術開發過程中,也是有相當好的技術積累。
隨著小風電技術的發展,我們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不斷加強應用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公共的建筑方面,尤其是交通領域,都有一些平時生活中能見到的,而不像大風機要去大風場就能看到。
還有利用形式,自己在推行的政策下,風電項目開發,小風電也在迎來自己新的發展時代。
總體來說,我國小型風機的發展,無論是應用形式、技術成熟度、政策保障程度,其實我們有一套自己成熟的體系,推廣到海外的應用方面也有自己十分成熟的優勢。
因為我也不是小風電的專業人士,簡單的寫幾種針對非洲市場可以推廣的應用形式。一是獨立的小型風電項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解決無電區應用的時候,離網型的風機在應用方面,已經對遠離電網或者人口密集度低的地區,一方面解決電網延伸造成的經濟性,另外一方面實現當地的人口清潔低碳,經濟性和生活方面都有特別高的優勢。獨立的小型風電系統,特別的適合非洲的村落和部落地區用戶的用電需求。
風光互補項目,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就是光伏,兩個項目放在一起能夠很好的改善系統的可靠性。如果大家覺得風光都不是特別穩定的能源,我們還有一些儲能和采用互補的項目,基本上保證小型的用戶在當地能夠用上比較穩定,而且經濟性比較可行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對于分散和集中式的用戶,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這些對于非洲市場來說,就像非洲的醫療機構和學校,他們需要比較穩定性能源時,這種互補性系統也是他們急需利用上的模式。
再是系統會更完善,也是規模更大一些,微電網的項目會用到村落上,這些能更好的去保證用戶的用電需求,而且在電網的運行方面有更好的保證性,尤其是微網項目在無電區可以用,在有電區也可以用,可以創造更多的商業模式,比如說可以有一些電網的輸送,給自己制造經濟收入來源,這些不僅改善他們的用電能力,而且是改變他們生活特別好的方式。
新場景的應用,我們自己本身的項目也在進一步拓展應用,新型儲能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快,而且它的成本也是逐步在降低。所以在市場需求方面,提高的特別快。對于風電項目,以及風能互補,以及微電網項目,這種用能方式還可以更大的提供一些利用市場價值,以及創造更新的模式出來。
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和其他電力用能方面需求的增長,對于非洲地區來說,在這方面可以實現小跨越。不但使用到清潔能源和電力,而且我用自己產生的電力,能使自己的交通自動化、清潔化,讓它的生活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跨越發展。雖然我們說非洲實現大能源轉型是比較難實現目標,但是我們從小的模式上創新值得我們嘗試,而且有能力去實現的方法。
前面和大家介紹非洲的能源市場問題,我們對于小風電市場在非洲市場區域的思考。我們也開展了一些中非合作的項目,但是我們做的項目是研究方面的,但是也想推動產業在研究的基礎上走出去,和更多的非洲當地用戶企業能夠有交流合作的機會,我簡單介紹兩個開展的活動。
一是非洲可再生能源發展倡議,這個是去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聯合幾家國內外機構,韓國慈善基金會、非洲氣候基金、氣候工作基金會和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倡議,這個倡議是協同開展的南南合作資源,加快推進制造能力的建設,通過能力建設以及知識的轉讓,對話活動,宣傳和開展試點項目,來實現推動非洲國家實現低碳發展和長期的碳中和實現目標的能力建設。
二是長期在開展活動是賦能非洲可再生能源項目,希望通過四大框架開展聯合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推動項目的開發,培育本土的供應鏈,推動產業落地,強化人才的培養。通過這些方面,希望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的合作,帶動國內的產業項目和人才走出去,與大家一起把清潔低碳發展的事情做起來。
以上是我們對非洲可再生能源的想法,有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希望能有推動行業的機會。
(以上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o295i.cn/news/show.php?itemid=71216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東方風力發電網
微信掃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