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招遠市清潔能源產業專項規劃(2022-2032年)》的通知。
通知指出,《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實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動,因地制宜推動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協同化發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8000萬千瓦以上,力爭達到9000萬千瓦左右。煙臺市預計到“十四五”末,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1400萬千瓦;招遠市正大力建設“綠色能源名城”,預計到2025年,招遠市綠色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創造巨大需求。《招遠市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將清潔能源產業定位為三大產業名片之一,以核電產業為核心,聚焦光伏、海上風電、氫能以及儲能四大產業,構建“1+4+N”產業體系,為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奠定利好政策導向。
對于具有較大發展空間的風電和光伏產業,要從項目著手,積極提高相關產業生產制造能力,完善產業鏈條,增強招遠市產業競爭力。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堅持集中連片開發,試點先行,加快發展,實現風電及光伏產業快速發展。
培育集群龍頭企業。依托招遠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瞄準風電、光伏優勢企業,開展與央企、國企以及產業鏈龍頭企業招引與合作,逐步引進風機、光伏電池、光伏設備以及光伏配套產業鏈企業,帶動關鍵裝備及核心部件快速發展,強化風電、光伏產業鏈。
穩妥推進風電開發建設。鼓勵采用投資方、設備方、施工方聯合開發的方式,著力推動海上風電集中連片開發,形成規模化、基地化效應,探索低成本開發海上風電的新路徑。根據國家和省市政策,適時啟動陸上風電改造升級、集中及分散式風電開發建設。
積極推動上游高附加值軸承企業落地。推進超大型海上風電機組研制以及高承載主軸承、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等各類電力電子器件、控制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和創新,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勘察、施工及柔性直流送出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集聚發展。聚焦海上風電產業關鍵環節推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促進相關裝備制造及服務業集聚發展,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
重點招引海纜頭部企業入駐。開展高端風電設備研發生產,開發柔性直流海底電纜等核心產品,推動海上風電及海工裝備實現全產業鏈規模化發展,著力提高風電裝備智造水平。通過龍頭企業產業帶動配套產業,吸引配套企業集聚,完善風電關鍵零部件產業鏈,延展和完善產業鏈條。
建設招遠“海上能源島”。積極推動國家批準用海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納入國家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實現與省管海域項目接續開發。加快辦理用海、環評、海纜路由、電網接入等手續,推進深遠海風電試點示范和多種能源資源集成的招遠“海上能源島”建設,支持探索海上風電、光伏發電和海洋牧場融合發展。其中,招遠市風電重點建設項目有招遠市外海26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
促進大規模海上風電開發及消納。促進海上風電、海上光伏配置新型儲能項目落地,降低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匯集輸電通道的容量需求,提升海上風電系統的消納利用水平和容量支撐能力。
探索“核風光儲”一體化發展模式。推動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源網荷儲”一體發展,實現多能互補。未來依托招遠核電基荷電源作用,以核能為基,以太陽能、風能、儲能為輔,積極推動核能綜合利用,以電力、熱力、氫氣、暖氣等為重點媒介,打造招遠特色零碳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