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文章稱,新能源成為投資者的噩夢,巨虧成為新能源企業的常態,分紅成新能源企業的稀罕事。而事實是什么呢?你可能早已經被誤導了。新能源非但沒有成為投資者的噩夢,反而讓投資者爆賺。

業績暴增,怎么不賺?
可以佐證的事例是,近期發布的2016年度業績預報顯示,27家A股上市光伏企業,90%以上實現盈利,其中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基股份”)、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100%。僅隆基股份一家企業在2016年就實現凈利潤超過14億元。
風電同樣不例外,龍頭企業金風科技2016年業績預報顯示,預計在2016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28億元。而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泰勝風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風電裝備企業同樣實現凈利潤增長。其中,天順風能實現凈利潤超過4億元;泰勝風能凈利潤超過2億元。
除裝備企業之外,新能源發電企業同樣效益可觀。中國風電裝機量最大的企業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雖受棄風限電困擾,但其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23.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以投資光伏電站為主業的江山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上半年電力銷售收入2.1億,同比增長352.1%。
沒錯,新能源依然大發展
對于在西部地區出現的階段性“棄風限電、棄光限電”問題。國家能源局已經明確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保證風電、光伏發電最低年利用小時數,減少棄光、棄風。
據業內測算,以目前的建設成本和上網電價,投資風電、光伏10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而發電設備設計壽命整體超過20年。更重要的是,風電、光伏一旦投資建設,邊際成本很小。換句話說,多發電成本支出增加極少,多發電就是賺到。即便是存在部分棄光、棄風問題,投資收益率遠超火電。
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將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可以預見,“十三五”期間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仍將快速發展。
對于個人來說,投資新能源同樣有機會。如果你家有屋頂,建設一個屋頂光伏電站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因為一般情況7年內能夠收回成本,剩下的十幾年,小小屋頂也是一頭現金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