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繁盛的背后,金風科技這一國內風電行業的龍頭也存在著一些隱憂。
2009年5月22日,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在內蒙古、河北風場共中標6個共計77.55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中標金額共計41.87億元人民幣,此次中標金額占公司2008年度營業總收入的64.86%。雖然此次金風科技再次連中六元,但細究便會發現:此次風機中標價格降幅驚人。金風科技也表示,原材料上漲將影響該合同收益。
另外,此前頗具參考意義的中國風能協會《2008年中國風電裝機情況》報告顯示,2008年度新增裝機容量方面,金風科技的市場份額是18%,排在第二,比2007年減少了7個百分點。位居第一的華銳風電是22%,比2007年增加了1個百分點。這是金風多年來第一次未能登頂。
“在競爭者的不斷加入下,金風科技正面臨著其它風電設備廠商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價格戰必然會爆發。”疆內一家預備涉足風電產業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風電項目都是非常好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收益較大。不過,或許正是出于同樣想法,已有眾多投資商盯上了風電設備這一前景看好的市場,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頗有實力的企業,因此競爭越來越激烈。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日前也對媒體說:“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已經過熱。”
而根據中國風能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總計已超過70家。僅金風科技、華銳、東汽、上汽四大領頭企業的產能就已達1200萬千瓦,而預計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僅為800到900萬千瓦,產能顯然已經過剩。
除了風電業產能過剩所引起競爭激烈的原因外,先天制造業基礎不足也困擾著金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