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歌美颯服務市場及銷售總監楊革
中國的風電機組運維市場有多大?先看一組數據,截至2013年底,我國并網運行的風電機組已達到6.2萬臺,其中2012年前安裝的機組約為4.6萬臺。按照2年-3年的質保期計算,應該有74%左右的機組已經出質保期或者瀕臨質保期結束。商機如此巨大的市場該如何運行,很多參與者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或許是出于近20年的風電機組運維經驗積累,或許是因為在全球40多個國家的風機運維經歷,西班牙風電企業歌美颯對中國風電運維市場有著獨到的見解。為此,本報專訪了歌美颯服務市場及銷售總監楊革。
中國能源報:一般來說,風機制造商占據了風機運維市場的優勢,歌美颯對此如何認識?又是怎么利用這種先機的?
楊革:首先,風電機組制造商最了解風機,擁有專業的技術經驗和實力,因為,,風機是他們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并在質保期的最初兩年負責運維。所以,在歐洲,風電市場發展成熟的區域,風機出質保期之后,很多業主就自動同風機制造商簽訂了運維合同。以西班牙公用事業公司Iberdrola為例,該公司購買的歌美颯風機,超過80%的風機都同我們簽有長期的運維合同,這充分證明了客戶對我們風機和服務的滿意度。
如果要風機能夠安全高效地運行20年,所有維護工作,包括更換零部件和耗材、預防性維護、定檢、小修、大修、改進和升級等,一項都不能少。如果缺少了某項工作,或者某項工作沒有做到位,即使不馬上反應在風機的利用率或發電量上,也會是一種隱患。這種隱患長期積累,會造成很大的風險。目前國內出保風電場大部分都是自己做運維,外購零部件。
從零部件的供應來說,風機制造商對自己負責運維的風機更加清楚其狀態,能相對準確地預測出零部件的消耗,也有更容易規劃充足的備件儲備。這種預測能力,是主機廠長期經驗積累的結果,同時有龐大的數據庫支撐。業主自己的服務隊伍和第三方的服務隊伍,沒有這種優勢。一般來說,因為更了解,所以,制造商的服務往往也更及時。
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優勢,歌美颯在20年的運維實踐中,發展出了一套適合風電行業的體系。
憑借這些優勢,歌美颯可以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卓越的運維服務。如今,運維業務已成為歌美颯的關鍵業務及發展根基之一。
中國能源報:有一種說法認為,相較于外國在華公司,中國本土的風機運維公司往往具有人力成本優勢,再加上占有本土的地利,往往能夠比較快速、更廉價地解決風場的運維問題,不知道您是否同意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