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相信除了這些重大的技術裝備是我們規劃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之外,其他還有非常多的一些亮點,為了讓大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了解到這些亮點,我們接下來要請我們的會長在現場來做一個發布。
蔡惟慈:這個規劃我自己認為有三個亮點:
第一個亮點,要依托國家的重點工程來推進我們的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
第二個亮點,要通過加大對于技術改造和技術研發的支持的力度,來加強我們的基礎工藝、基礎件、基礎機械這樣一些基礎環節,增強我們內在的實力。
第三個亮點呢,是要突出一個結構優化升級,由過去的這樣一種生產型制造業,向這種服務型制造業來發展,來改變我們的一個發展模式。
我想這三個亮點是作為這樣一個規劃的指導思想我們必須給予注意的。
主持人:剛才會長發布了在這個規劃當中的三大亮點,但其實我在聽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好奇,因為您在節目一開始就告訴大家,我們的裝備制造業其實已經發展得很不錯了,已經很強了,但是我注意到你覺得規劃當中的一大亮點,是我們要加強基礎件的建設,加強基礎機械工業制造這個環節,為什么我們已經那么強大了,卻連這個基礎件,是不是包括什么螺絲啊什么這些我們都還不行呢?這當中好象有一個矛盾。
蔡惟慈:實際上我們老百姓可能對于這個基礎,想到這個螺絲有什么難的,但是真正對于這些高要求的這個主機來講,這個基礎件的難度是非常高的。像我們現在,我們就講一個例子,講這個軸承。軸承可能大家說,我那個自行車上面也有滾珠、也有軸承,也就是軸承那個意思。
主持人:軸承在生活當中還是能看得到的。
蔡惟慈:那有什么難的。
主持人:對啊。
蔡惟慈:但是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像我們的風力發電設備,這個風力發電設備有幾十噸重,它架在一個幾十米的高的塔架上面,這個軸承如果一旦在運行過程當中出了問題,你要把它卸下來,換一換,維修一下,都要數以十萬計的代價,更不用說給那個電網造成的發電的損失,就本身你要是再維修一下,這就不得了。
這幾年我們國家的重大技術裝備和主機的高速發展,基礎件不適應主機要求這個矛盾給它就突出出來了。因此現在我們在這次規劃里面,之所以把要加強基礎作為很重要的三個指導思想之一提出來,就是針對這樣一個現狀來講的。
主持人:向先生,你覺得為什么要強調基礎件的一個建設?
向文波:基礎件實際上是核心技術的載體,如果說我們不能夠在基礎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的話,實際上我們的核心技術是掌握在別人手里面的。基礎零部件實際上決定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水平。你比如說,現在我們擺在前面這個挖掘機,它的鋼材質量如果說不好的話,你的這個動力桿它就會開裂,甚至斷裂,這個柴油機就更不用說了,它相當于我們人體的心臟,如果說你心臟不好,那這個人不可能有健康的身體。
主持人:剛才大家都提到了基礎零部件當中的軸承,今天我們也請到了瓦房店軸承集團的邵總。軸承質量的高和低究竟在使用過程當中影響會有多不一樣?
邵陽(瓦房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軸承實際上就像人體的一個關節,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人關節沒有了的話,那么這個人,那就是他的思維那就沒有辦法去來執行他的行動。現在呢在我們每一個家庭里面,大概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平均二十個到三十個的軸承,比如說我們家庭的像空調、電冰箱,像我們的汽車等等,這次振興規劃的這十個行業,所有的行業都與軸承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因為作為軸承是一個基礎零部件,它除了給裝備制造業直接配套之外,還直接關系著像我們的鋼鐵、汽車、船舶,這些行業在運行過程當中的二次配套和服務,現在我們的汽車軸承一次性配套的只占到了我們的五分之一,其中有五分之四的軸承是在日常使用維修過程當中。
主持人:姜總,你們的機床當中一定也少不了這個軸承,你有沒有親身的感受,就是我們現在零部件的這個質量可能不夠高,其實對我們自己的這個生產還是很有影響的,有沒有這樣的切身體會,您會為此而煩惱嗎?
姜懷勝(大連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確實這方面為軸承的事是煩惱挺多。
主持人:有什么樣的煩惱?
姜懷勝:大連機床集團是生產機床的企業,剛才
主持人說了,咱們是振興的裝備制造業,實際上機床是為裝備制造業提供裝備的這么一個產業,它需要大量的高精度的、高性能的軸承。大連機床集團一年能生產五萬多臺機床,多的是上百個軸承,少的也是幾十個軸承,這樣一年大概需要幾十萬個軸承。但是這里頭高精度的軸承,我們國家解決不了的可能能占到十分之一左右,但是這十分之一左右的軸承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問題,一個是國外進口價格比較高,再一個就是它的交貨期比較長,有的軸承需要八到十個月才能交貨,這樣一臺機床的話交貨期只有半年,軸承就給我們把交貨期給全部吃掉了。
主持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