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協辦的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風力發電電器設備分會2012 年年會于2012 年11 月6 日在南京鳳凰臺飯店順利召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李秦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楊拴昌處長、國家能源局王書強處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蔡惟慈副會長和龍源電力集團楊校生總工程師等領導和專家到會并作講話和專題報告。來自風電設備制造企業、檢測與認證機構、科研院所等80 余家單位、100 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方曉燕副會長和姚金龍副會長分別主持。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郭振巖所長和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沈群董事長到會致辭。
李秦司長結合宏觀經濟形勢,指出我國風電產業發展過程中凸顯的技術和質量相對薄弱等方面問題,并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企業要加強技術積累、創新,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發電效率,重視儲能技術的發展,使風力發電更加穩定、高效的并網,同時要求分會繼續努力推進風電技術進步與行業有序發展,為新能源技術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楊拴昌處長指出今年我國裝備業增長率首次低于工業增速,風電設備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遇到了發展中的瓶頸。風電行業經過了幾年的大規模發展,逐漸出現了產能過剩、質量不過關、棄風等一系列問題,這主要源于各企業盲目擴大產量,不重視基礎技術研發與攻關。風力發電接入電網需要穩定的輸出,企業應更加重視儲能技術與設備的研發,加強基礎技術研發,為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王書強處長分析了當前時期我國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結合風電產業發展現狀指出,我國經濟正處于區位調整期,風電產業由于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產業擴張較快,也遇到了發展的調整期。各裝備制造企業應該利用這個時期,加強技術研發、產品攻關,提高自動化生產能力,以支撐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及新能源發展規劃。王處長對風電分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分會繼續配合政府及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委,貫徹落實政策方針,認真、創新開展行業工作,深入研究適應我國風電的發展方式,為上級單位建言獻策,加強與會員單位合作與溝通,建立共同研討行業發展的平臺,推動我國風電產業 快速、健康發展。
蔡惟慈副會長結合前期國務院召開的座談會以及中機聯的一系列工作匯報,對機械行業的整體發展形勢進行了詳細分析,指出我國的機械行業仍處于低谷發展時期,行業分化嚴重、產能過剩、成本上升、拖欠尾款等一系列問題逐漸凸顯,希望企業辯證、客觀的結合行業形勢,繼續“攻高端”、“夯基礎”,加強技術改造,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為機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楊校生總工程師作為我國風電行業的知名專家,結合多年的技術研究,指出了“風電并網技術標準要求較高”、“產品檢測時間過長”、“忽視提高電網輸送能力”、“發展方式不和諧”等行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號召企業加強基礎技術、前沿技術的研究,重視產品質量,推動產業與體制改革,以支撐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
周建雄理事長做了分會工作報告,總結了2012 年度分會開展的重點工作,包括組織調研走訪、開展共性技術研究與研討、信息服務、標準制修訂、推進風電設備質量管理與技術評定等工作;通過全面分析風電設備行業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提出分會2013“建立完善的風電技術創新體系”、“推動行業全面提升風電設備質量水平”、“推動建立風電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風電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體系”、“加強分會組織建設和為行業服務工作”等幾個方面重點工作。
會議邀請了南京汽輪電機張世敏總工、華銳風電的胡渭首席戰略師、金風科技俞黎萍副總工、東汽風電的王兵副總經理、遠景能源王曉鈺總監、美國地球系統公司霍宏斌博士、杜邦(中國) 李錦梁教高等多名專家分別介紹了風力發電機的使用維護與保養、海上風電設備應對海上極端環境的有效措施、風電機組產品的結構調整、售后服務、自主研發技術發展、風機基礎設計、風電絕緣標準研究等豐富內容,參會代表也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
會議期間秘書處還組織召開了“《風電設備成套供貨范圍》等六項標準編制工作啟動會”和“理事會”。經過充分的研討,正式啟動六項標準編制工作。理事會審議通過了分會工作報告,并確定了風電分會2013 年年會將由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南京汽輪電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技術參觀,各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