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二十世紀后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一些新技術成果投入運用和新型材料的相繼開發成
功,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已從先前的幾百瓦發展到如今的幾兆瓦。風能已成為當前技術最成熟、
最具備規模開發條件的可再生潔凈能源。風能發電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可以減輕環境污染,節約礦物資源,實現清潔生產,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由于風力發電機組是利用風能發電,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自然會帶來對設備不利的負面影響。本文將針對空氣中的鹽霧危害問題做出深入探討,為提高設備可利用率建言獻策。
1 鹽霧的形成
空氣中能容納一定量的水汽,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當空氣溫度低到不能容納原先所含有的水汽時,過剩的水汽便凝結成小水滴。沿海地區空氣中含有大量隨海水蒸發的鹽分,其溶于小水滴中便形成了濃度很高的鹽霧。
2 鹽霧的腐蝕特點
2.1 鹽霧中的主要成分為NaCl,而NaCl 的溶液中是以Na+和Cl-的形態存在的,由鹽霧技術研究的“集成電路的可靠性試驗”得知鹽霧的沉積率與Cl-的濃度成正比關系:

所以在含鹽濃度高的海邊,其沉積率也很大,高濃度的鹽霧自然成為NaCl 溶液的載體
2.2 而由試驗又可以知道鹽霧的腐蝕作用受到溫度和鹽業濃度的影響,可由下面兩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