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鑄鋁-銅合金
耐熱性好,塑性和韌性好,焊接、加工性能好,但鑄造和耐蝕性差,疏松傾向性大,葉片的外觀、表面線型較差。抗振性好,使用2年后防磨鼻有磨穿,防磨層有脫落,抗磨性不強。安裝后需做動平衡調試,風機運行中振動易漂移,未發(fā)生葉片斷裂。
c)鑄鋁-鋅合金
鑄造性能好,耐蝕性良好,但具“自硬”傾向,隨著鋅的質量分數(shù)的增加,鑄造性能下降時形成熱裂,針孔和疏松傾向增大。抗振性差,抗磨性一般,根部容易產生裂紋,運行中多次出現(xiàn)葉片斷裂。
4.2 防止風機失速喘振的技術措施
4.2.1 降低煙氣系統(tǒng)阻力
對1號爐尾部煙道進行模擬試驗后,采取以下的技術措施:
a)將電除塵器出口由2個并行煙道經90°轉彎水平匯合改為30°水平匯合的三通部件。
b)將兩處90°彎頭和收縮段的截面改變,并加分隔板,將直角彎頭外角由銳角改為圓角。
c)在三處彎頭煙道內重新設計布置導向板。
煙道改進后經驗證,尾部煙道阻力共降低340 Pa,引風機電流降低4 A以上,降阻后引風機運行點距離失速線遠了。

4.2.2 減少空預器積灰和漏風 [-page-]
運行中控制空氣預熱器阻力在-1.0~-1.2kPa之間(其設計值為-0.92 kPa),加強空預器的阻力監(jiān)視,做好空預器的吹灰工作,只要阻力大于-1.2 kPa,即進行吹灰,平時堅持定期吹灰。在每次機組大小修時,清洗空預器受熱面,主要措施是用TJ-4和RJ-5型空預器清洗劑,采用潤滲—乳化—松散—退靜電—防銹蝕—預膜—整套空預器受熱元件不拆卸的化學清洗新工藝,同時,對空氣預熱器密封進行改造,將冷端徑向密封由24片改為48片,另外將冷熱端靜態(tài)密封及熱端中心筒密封進行改造,將原來空預器入口煙道伸縮節(jié)由二波伸縮節(jié)改為三波伸縮節(jié),材料由CORTEN鋼改為SUS304鋼。經過密封改造后,空預器漏風率控制在12%以下,將系統(tǒng)效應損失降到盡可能低的程度。
4.2.3 加裝風機失速報警裝置
針對1號爐A引風機的特殊情況,在風機就地裝差壓表,進行跟蹤巡視校驗,發(fā)現(xiàn)不正常情況及時分析和調整,使差壓值不大于137.3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