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齊部件的性能指標都有了提高,國外己研發出3000V-12OOOV的風力發電專用高壓發電機,使發電機效率進一步提高,高壓三電平變流器的應用大大減少了功率器件的損耗,使逆變效率達到98%以土;某些公司還對槳葉及變槳矩系統進行了優化,如德國ENERCON公司在改進槳葉后使葉片的Cp值達到了0.5以上。
6、研究智能化控制技術,提高風電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
影響風電機組及部件的可靠性和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風電機組的極限載荷和疲勞載荷。與整機設計技術結合,研究風屯機組的最優運行和控制規律,通過智能化的控制技術減少和避免風電機組運行在極限載荷和疲勞載荷,是風電控制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7、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的技術水平日益提高
隨著投資者對風電場建設前期的評估和建成后運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外已經針對風資源的測試與評估開發出了許多先進測試設各和評估軟件。在風電 場選址,特別是微觀選址方面已經開發了商業化的應用軟件。在風電機組布局及電力輸配電系統的設計上也開發出了成熟軟件。國外還對風電機組和風電場的短期及長期發電量預測做了很多研究,精確度達到了90%以上。
8、海上風電技術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陸地上的風電場設備和建設技術基本成熟,今后風能技術更新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是來自蓬勃崛起的海上風電場建設。如何以最高效的方式生產5MW以上大容量 風電機組將是技術發展的焦點。涉及到的關鍵技術包括:可靠的輕質量機艙設備;先進的大尺寸葉片成型工藝技術:優化海上風電設備的基礎結構;海上風電設備安裝、運輸和維護設各的改進;海上風電站高壓發電和傳輸技術海上漂浮式風電站技術等。
二、國內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現狀
(一)國內風電市場情況
1、國內市場概況:
2006年中國除臺灣省外累計安裝并網風電機組3311臺,總裝機容量259.9萬kW,建成風電場91個,分布在16個省(市、區、特別行政區)。與2005年累計裝機126.6萬kW相比,2006年的累計裝機齊量增氏率為105%。2006年風電上網電量估計約25.3億kWh。
2006年中國除臺灣省外新增風電機組1454臺,裝機容量133.7萬kW。與2005年當年新增裝機50.3萬kW相比,2006年當年新增裝機增長率為166%。
2、2006年新增市場份額:
中國內資企業產品占4l.2%,新疆金風的份額最大,占當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的33.3%,內資企業產品的80.8%。
合資企業產品占新增總裝機的3.79%,全部由中國與西班牙合資的航天安迅能一家公司制造。
外資企業產品占55.1%,丹麥Vestas的份額最大,占新增總裝機的23.6%,外資企業產品的42.8%。
3、2006年累計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