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27-32] 提出了一種滅磁保護原理。在理解電網短路故障時發電機的暫態物理過程的基礎上,提出了電網短路故障時雙饋感應發電機不脫網運行的勵磁控制策略。為保證故障期間雙饋感應發電機勵磁變頻器安全運行,新的勵磁控制策略針對故障過程中發電機內部電磁變量的暫態特點,控制發電機轉子電流產生的磁鏈(故障暫態時該磁通只通過漏磁路徑,是漏磁鏈)以抵消定子磁鏈中的“有害”暫態直流分量對轉子側的影響。
文獻以仿真和小容量試驗驗證了該控制策略在電網對稱故障下的正確性,并分析了各種因素對控制效果的影響。文獻[32]對基于滅磁保護原理的勵磁策略進行的深入分析表明,故障前初始條件(定子電壓和轉差率)對本控制策略的故障效果影響非常大,隨著故障前定子電壓的增加,轉子電流可能無法控制在滿足勵磁變流器安全要求的最大暫態電流峰值之內,只有故障前初始條件處于可控運行范圍內時,在故障勵磁控制的作用下,發電機轉子故障電流才能夠控制在2.0pu的安全范圍。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學術界和工程界在電網故障時雙饋感應發電機的保護原理與控制策略進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為實際應用中具體設計提供參考。
(1) 電力系統要求雙饋感應發電機能在電網故障時保持不脫網運行,并對電網穩定性提供支持。因此在導出發電機基本電磁關系的基礎上,分析電網故障過程中發電機內部電磁變量的暫態變化過程,研究適應小值電網故障情況的新勵磁控制策略,即出現不嚴重的電網故障時,電壓跌落未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勵磁控制方法,實現發電機和變流器安全度越短時低電壓故障,而不必需要觸發crowbar電路來進行發電機和變流器的保護。
(2) 在大值瞬態故障下一般需要使用crowbar這種短接保護措施來保護發電機和變流器。因crowbar電路觸發后和電網故障恢復時,一般轉子電壓和電流會瞬態跳變,然后衰減。利用仿真工具分析比較目前各種crowbar電路的優劣,從成本,可靠性和可能達到的最佳性能指標,工作極端環境適應性等方面進行比較改進,優選出最佳方案,減小電壓跌落情況下觸發crowbar電路時轉子暫態電流跳變幅度。
(3) 電網運行時經常出現的是不對稱故障情況,當電網出現不對稱故障時,會使過壓、過流的現象更加嚴重,因為在定子電壓中含有負序分量,而負序分量可以產生很高的滑差。然而目前嚴重故障下進行的研究大都是針對電網對稱故障的情況,無法滿足實際電網故障情況要求,不能實現工程實際應用。因此,考慮電網不對稱故障下,發電機的控制模型和算法有待于進一步改進研究。
圖6b) 串聯連接網側變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