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建設擴大的過程,就是對各項資源的消耗與占用增加的過程,需要協調的資源和系統過于龐大,早就超過一家電網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圍。
(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公開媒體的說法,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通道)、以輸送清潔能源為主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能夠連接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以及各種集中式、分布式電源,將清潔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更進一步,大型能源基地“居然”可以分布在北極與赤道。
筆者本來是一個加強局部電網互聯的支持者,但是之所以用“居然”這個詞,因為基于“真理往前一步,可能就是錯誤”的理念,的確對這個量級的建議頗為驚訝,實在是超乎想象。
首先目前的“能源互聯網”這一術語,無論從其概念還是內涵來看,指的都是信息流的傳播跟利用,而這里的能源流套到互聯網概念上,還不如叫“電線”互聯網,或者干脆叫“全球電網”更接近實質。區域電網互聯可以有效調節出力特性不同的發電類型,發揮規模效應,全球電線互聯網有什么好處?筆者有以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