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風塔要安裝兩個,一個是參考測風塔,還有一個測量測風塔。這對測風塔的具體要求標準里面非常詳細。
測風塔的位置,一般推薦是2到4倍的風輪直徑,建議是2.5倍風輪直徑,它的可采集的風速區域是要排除從風機后面吹向測風塔方向的扇區。
再一個要排除它所有有影響你自由流風速進來的障礙區域,全部都要把它相應的扇區排除掉。
在現場標定的階段,是要取得兩個測風塔的相關性,它們是一個線性相關的關系,也需要測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能夠建立起來這個可信的線性關系,之后才可以把風機機位的測風塔拆除掉,安裝上風機。
在風機安裝完后,在測試開始之前就要安裝測功率的一套系統,是安裝在風機輸出電纜底部的。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到自由流的風速從測風塔,還有風機的輸出功率在底部裝的傳感器。
功率曲線測試并不只單對一臺風機測試,它的代表性要求整場的體現,風機是一個標準產品,它的測試要能代表你這個區域,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年發電量的計算。我們測試的風機功率曲線就是要結合風機自身的輸出,還有結合風機(英語)里面所記錄的風機運行狀態,能夠得出風機在正常發電情況下的所有數據。而其他異常數據都是要剔除的,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要測量它的發電曲線。
測功率曲線它是一個非常長時間,費用是相對比較高的,如果是一個完全需要標定的場址來做的話是要50萬人民幣以上,而且測試時間也要一年以上。因為這是標準要求的,測風機的功率曲線,并不是并不是第三方一方的事情,而是風機供應商,業主方,加上測試第三方,要三分共同認可這個測試方法及測試結果。
我們說一下功率曲線今后的發展預期。因為它的版本也是在不斷的更新變化。我們公司的遙感測試的設計者,專家,博士,也參與到IEC標準當中去,最新版應該是2013年第二版,這里面引入了咱們遙感測風的技術,及測風塔不能很好的反應風切變的狀態(音)。正式版可能要到2014年底才能出來。
今后這個版本測風會進入遙感測風,它的靈活性很好,而且測風的高度是可以完全覆蓋到風機葉間的高度。
這里面提到的切變,就可以用遙感測風的方式,把葉間和葉間底部的切變能夠看得出來,這是實際切變的情況,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差異還比較大的。這就是自由流風速過來的切變情況。
為什么切變會影響測試?風的切變和地表的高度有關,越高風的切變情況就會越顯著。正常的情況下,它的輪轂高度平均風速,在現有版本輪轂高度是位置,但是它的切變位置實際上在現有輪轂高度在高切變的情況下,風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在發電量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比輪轂高度低的位置,它的測風的真實數據才能反映到風速對應的發電量上面去。所以有切變的修正,就能使功率曲線更加的真實。
這里面遙感測風激光雷達是可以采用風機底部裝機,然后做遠程風的測試,尤其是對咱們海上風電是非常有好處的。
這是激光雷達和測風塔的對比,相關性是非常好的。這是海上平臺,我們運用激光雷達就可以只把測風塔做一個10米的高度,而不用做到150米,基礎就可以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