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系統穩定問題
酒泉電網風電、光伏發電目前并網的5.63GW 容量主要依靠河西750kV 交流線路送出,線路充電功率會隨線路潮流、電壓的變化而變化,由于風電、光電的隨機性特點,充電功率的快速變化將對電網的系統穩定產生巨大影響。電網必須具備足夠的、動態的感性和容性無功調節能力,同時要求各類發電機組與電網協同調壓,才可能實現電網電壓的有效控制。面對超大規模風電、光電的遠距離輸電問題,目前不僅缺乏實際運行管理經驗,理論分析計算的結論也存在不確定性。[2] 因此,酒泉電網存在較大的系統不穩定問題(2011 年酒泉風電基地曾發生一系列的脫網事故),這無疑給本地區電網調度管理帶來了潛在風險與挑戰。
2.2 調頻、調峰問題
發電、供電和用電必須同時完成,決定了電力系統的總發電負荷必須隨用電負荷的變化而變化。風電、光電的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的特點,決定了發電負荷難以保持穩定,更不可能與用電負荷同步變化。為了滿足電力系統頻率穩定的基本要求,必須有其他電源承擔適應風電發電負荷變化要求而相應反向變化的發電負荷調整能力。酒泉地區現有可參與調頻、調峰的發電能力基本為零,以甘肅電網自有的水電、火電機組調峰也遠遠不夠,必須考慮讓西北五省區域,尤其是黃河中上游水電參與調峰。[3] 另外,還存在水電、火電機組能否適應頻繁調峰、電網能否適應系統潮流頻繁大范圍波動等方面的問題。
2.3 電力電量消納問題
2006 年, 國家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為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該法第14 條提出,電網要全額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預計2012 年年末,酒泉電網風電、光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GW, 占甘肅電網總裝機容量的20%,2015 年, 風電、光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6GW,占甘肅電網總裝機容量的22%。從電力平衡、電量平衡角度考慮,相比甘肅省最大負荷與裝機容量,酒泉地區占比分別為25%、39%,該比例以上電力、電量均無法在酒泉乃至甘肅省內全部消納。利用甘肅現有的750kV、330kV 跨省輸電通道,也無法在更大的區域內消納這些快速增加的巨量風電。
3 對新能源大規模集中接入的對策、建議
酒泉地區是目前全世界集中并網規模最大、輸送距離最遠和送出電壓等級最高的新能源基地,本地用電負荷較小,外送通道容量有限,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送出與消納要求,這也是西部地區發展新能源面臨的共性問題。[4] 對此,應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統籌考慮新能源發展規劃與電網規劃、新能源發展與電力市場,相互協調、相互銜接。統籌新能源開發時序和電網建設周期,做到新能源項目與電網配套送出工程同步核準、同步建設、同步投運。
?。?)積極發展酒泉地區當地用電市場,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負荷,加快電解鋁、特種鐵合金、礦產開發等一大批高載能重點工程建設,延伸產業鏈,緩解大規模新能源發展市場消納能力不足的矛盾。
(3)統籌酒泉電網及西北區域調峰資源。酒泉及其周邊地區負荷有限,電力消納能力不足,同時在該地區需要配備一定比例的火電調峰保證電網穩定。加快750kV 新疆— 西北聯網第二通道建設,積極推進酒泉至湖南±800kV 直流聯網輸電工程建設,不斷擴大外送規模,借助于西北電網的調峰資源參與調峰,應對大規模風電隨機性、波動性的影響,緩解大規模風電基地調峰能力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