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未來風能大規模發展將需要更多的材料用量,通過減少材料用量和應用新材料減輕風機重量和降低成本是風能與其他電源競爭的關鍵;制造能力的提升是大規模發展風能的保障;勞動力的可用性是實現風能高速發展的潛在障礙之一。
4.輸電與電網集成
報告繪制了未來風電發展的電網分布圖,指出需要投資約200億美元新建超過1.2萬英里輸電線,這些電網不僅可用于輸送風電,還可用于連接其他可再生能源。但需解決下述四個問題:改變各自為政局面,各地區聯合制定一套通用的電網規劃方法;合理的新建電網成本分攤計劃;保障成本回收的可預期性;新輸電設施選址涉及利益和潛在公眾關切的綜合考量。
美國電力系統運營和電力市場結構也需要做出相應改變。一是提高市場靈活性,二是加強風能預測和電力系統靈活性。
5.選址策略與環境影響
為負責任發展風能,需要在了解其益處的同時也認識到潛在的風險,并采取合理的選址策略、擴大社區參與以及更高效的規劃與審批機制等措施來經濟有效地減輕風險。
6.風電市場演變
發展風電產出的多種收益流和不同市場將日益重要。合規市場(美國數十個州已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標準)和自愿減排市場有潛力創造單獨和輔助性的收益流,支持風電發展的同時減少風險。新興的碳減排市場也將創造新的收益流。從風能應用市場來看,包括公用事業規模集中式陸上或海上風電場、社區自產自銷型項目、小型離網式風電以及原住民風電項目等,不同應用市場的未來發展規模有所差別,但都需要進行細致規劃以發揮潛力、規避風險。
(三)后續工作
為最大限度地開發海上風能潛力,美國能源部于2010財年出臺了“海上風能創新與示范計劃”,并和內政部合作從資源評估、技術協作、標準制定、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進行周密籌劃,期望通過協同工作來推動和加速商業規模海上風能項目的發展。隨后兩部門在2011年2月聯合發布了《國家海上風能發展戰略》,作為海上風能創新與示范計劃的行動文件,旨在克服三個關鍵挑戰:降低海上風力發電相對較高的成本;應對安裝、運營和聯網技術挑戰;豐富風場數據和項目運行過程經驗,實現美國海上風能未來二十年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裝機達到10GW,發電成本為0.1美元/kWh;到2030年裝機達到54GW,發電成本為0.07美元/kWh。
四、英國可再生能源路線圖——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