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可有效提高運行管理水平。技術人員可以在仿真機上開展反事故演習和不同運行方式仿真實驗,熟練掌握各種異常運行工況下的應對處理措施,進而提高實際風電場的運行水平,減少設備受損幾率,提高風電場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4.3 風電場仿真機模型組成特點
前面敘述的風力發電機組和風電場的仿真模型側重于分析研究方面的應用,若用于人員培訓,則需要在建模方法、模型覆蓋范圍等方面做出調整。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4.3.1 實時模型
要求模型參數的變化在時間尺度上與實際系統一致。受限于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對于運算量大的模型要進行簡化處理。如電網潮流計算模型適當簡化,電磁暫態過程通常不予考慮。
4.3.2 考慮風向和季節因素
除前面討論的風速變化特性外,仿真機還需要考慮風向變化對風電機組和風電場運行的影響。同時,應選取幾個代表性季節分別仿真其風速特性,并考慮不同季節的風密度的變化。
4.3.3 更詳細的風力發電機組模型
前面提到的將風力機或發電機合并建模的方法不再適用,需要一一建立每一臺風電機組的仿真模型。實際機組的全部系統、運行人員在控制室能夠觀測到的全部參數均在仿真之列,仿真范圍較分析研究用模型要寬得多,除圖3、圖4 表示出的子系統外,還包括:
1) 包含金屬溫度、振動、受力變形等參數計算的設備本體模型;
2) 偏航控制等輔助控制系統模型;
3) 風力機機械能計算應考慮尾流效應;
4) 各種輔助系統模型,如潤滑油系統、冷卻系統等;
5) 變壓器及廠用電系統模型。
4.3.3 完整的人機界面仿真
出于為受訓學員提供一個真實的操作環境,以及操作員站使用培訓兩個方面的考慮,仿真機應設置多臺仿真操作員站以仿真實現操作員站的全部操作監視功能。大型風電場通常分期建設,操作員站因設備供貨廠家的不同而風格各異,為此,應仿真實現各種不同類型的操作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