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20時28分,滇東新能源事業部富寧阿用風電項目首批機組并網發電,點亮了富寧的第一個風電錨點,標志著大唐在富寧縣的綠色能源布局邁出堅實步伐。
富寧阿用風電項目是云南省“8+3”規劃的新能源項目之一,是文山州富寧縣的第一個風電項目。該項目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富寧縣歸朝鎮和板侖鄉,所處位置海拔在1000米至1590米之間,總機位數36臺,裝機容量20萬千瓦,配套新建110kV升壓站1座。
該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輸送4.2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13.21萬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33.86萬噸。
黨建引領,加速前期手續辦理
為切實保障環評、土地、林地等要素,加快推進阿用風電場建設,滇東新能源事業部“黨建引領+項目建設攻堅突擊隊”“馭風者青年突擊隊”“黨員先鋒隊”應時而生。各級職能部門、設計院“四點一線”奔波,讓突擊隊、先鋒隊練就了一身“能說會道”的本領。在爭分奪秒中,阿用風電項目工程歷時4個月完成林地手續辦理、置換場址批復,讓阿用風電項目建設搭上了乘風的翅膀。
攻堅克難,搶抓雨季前施工
開局即沖刺,該事業部始終堅持以依法合規為前提,緊盯投產目標,云南公司工程建設專家駐場協助、事業部領導班子蹲點駐扎,“工程建設突擊隊”堅持嚴守資源紅線、堅守政策底線、縮短時間主線“三條線”,協調參建各方加大資源投入,落實“兩不超、三個零”“五嚴禁、八嚴格”舉措,全面爭創“四優工程”。該項目進場道路長達70公里,其中80%道路均為疏松土質,風機基礎施工期間,該事業部“三專”協調、組建成立道路保通攻堅隊,扎實開展道路勘察、道路路基換填、路面硬化、道路拓寬處理各項工作,完成道路硬化18處,有力克服道路“卡脖子”問題。
連續作戰,力保基礎澆筑
該項目部人員全過程跟蹤、旁站,全員參與澆筑保障,積極協調攪拌站運輸車輛,實時反饋澆筑運輸線路動態,全力以赴確保混凝土澆筑連續性,鋼筋綁扎、監理驗收、開倉澆筑一氣呵成,在風機基礎澆筑過程中實現了高效連續作業,期間創造了7天澆筑7個風機基礎的亮眼成績,在雨季來臨前爭取到了2個月的風機基礎施工黃金期。
創新方法,力破運輸難題
面對坡度陡、路面窄、彎道多、沼澤地和錯綜復雜的居民用電線路,為把直徑182米的風機葉輪等大件設備轉運到指定機位,該事業部多作業面全盤鋪開,針對5月連續降雨超30天后土質道路、平臺承載力降低問題,投入5臺挖機、5臺裝載機、6臺自卸車、1臺壓路機進行道路保通,投入5臺大型裝載機、10輛后輪轉向塔筒轉運車、6輛特種葉片轉運車保證大件運輸,探索鋪設鋼板進行機艙組裝鋪墊,高效有序完成雨后塌方清理、路面修整和風機平臺換填、拓寬等各項工作,多措并舉讓大件運輸跑出“加速度”。
嚴密組織,搶抓吊裝窗口期
在吊裝過程中,該事業部探索施行“一臺主吊一套專業團隊”模式,發貨、運輸、吊裝、調試一鼓作氣、無縫銜接,“吊裝協調突擊隊”科學編制吊裝計劃,積極組織各參建單位按照并網節點要求細化工作任務、制定計劃措施、動態跟蹤管理、把關安全防線,有序推進風機設備進場、設備運輸、風機平臺換填、局部拓寬、協調主吊轉場等施工作業,嚴格落實作業人員安全技術交底、起吊前吊具檢查,嚴密周邊巡視監控,在安全條件下搶抓窗口期,高效完成吊機轉場及吊裝工作。
全員協同,項目投產務期必成
在攻堅克難的最后關頭,阿用風電項目參建各方全員24小時待命,遇天氣突變、車輛故障,道路管制、堵塞等緊急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協調力度,快速消除不利因素。“風機電裝協調突擊隊”扎實做好風機電裝、風機調試、試驗等工作;“風機箱變安裝協調突擊隊”扛實箱變基礎開挖、墊層澆筑、箱變基礎安裝、高低壓電纜連接、預制箱變基礎供貨協調工作責任;“集電線路施工協調突擊隊”風雨無阻開展集電線路基礎開挖澆筑、桿塔組塔拉線、電纜敷設試驗、集電線路驗收及停送電等各項工作;“安全保障突擊隊”嚴抓細查安全隱患;“物資保供協調突擊隊”深夜堅守、不懼風雨催交塔筒、電纜等各類設備,多措并舉保障項目施工進度,順利實現升壓站帶電、首批風電機組投運。
央企大唐,詮釋責任擔當
“我們的杉木、桉樹、八角、油茶都可以運出去了!”周邊村民熱情高漲。對他們而言,風機來了,意味著有了致富的希望。滇東新能源事業部堅持“一手抓項目、一手托責任”原則,積極履行央企責任,期間建設“森林防火通道+大件運輸道路”53公里;支持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捐贈抗疫物資;“強邊固防突擊隊”頂著烈日奮戰在中越邊境一線,助力省委“一號工程”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中越邊境約1km物理阻攔設施建設;多次組織慰問項目周邊村寨困難群眾,帶動地方400余人就業創業,用綠色電能助力鄉村振興。
下一步,滇東新能源事業部將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鮮明導向,緊緊圍繞“提供綠色能源、點亮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斷邁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追求卓越,堅定發展信心、牢記發展使命,為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和綠色能源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