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貴州工程公司承接的明陽陽江16.6兆瓦漂浮式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正式進入塔筒吊裝階段,標志著全球容量最大、單兆瓦重量最輕的海上抗臺漂浮式風機吊裝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本項目場址位于廣東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附近海域,中心離岸距離約70千米,水深約45米,兩座塔筒共用一個漂浮式基座,以“V”字型排列,搭載兩臺明陽超緊湊半直驅海上風機,總容量達到16.6兆瓦。該漂浮式風機基礎型式擬采用半潛式平臺結構,擬作為回路末端機組,建成投運后以1回35千伏電壓海纜接入明陽陽江青洲四海上風電場項目海上升壓站,通過220千伏海纜送出。作為全球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風電平臺,該平臺可應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廣泛海域。
貴州工程公司負責該試驗型機組的基礎半潛式平臺拖航、靠泊帶纜、浮筒水泥固定壓載水上澆筑、風機吊裝、碼頭試驗以及漂浮式風力發電機組的整機拖航、錨泊系統安裝、海上就位安裝以及相關調試、試驗等,由公司所屬中電建海上風電工程有限海風公司負責實施。
保持平衡在吊裝環節至關重要。該機組是雙機頭設計,在全球尚屬首次,其吊裝工作既無先例可循,也無現成經驗借鑒。貴州工程公司結合現場實際,采用雙機頭同時吊裝方案,每兩臺吊車負責一個機頭,吊裝過程中需要四臺吊車動作保持一致,加上潮水漲落對浮體基礎的影響,給吊裝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據介紹,在塔筒吊裝完成后將繼續進行后續的安裝工作,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該風電平臺的組裝。
從陸上風電到海上風電的轉變,到海上漂浮式大兆瓦樣機工程的施工首創,再到參與百萬千瓦漂浮式風電建設,貴州工程公司向海爭風不斷取得新突破。在一輪又一輪海上風電技術創新浪潮中,貴州工程公司敢為人先,不斷推動風電吊裝技術的創新和海上漂浮式風電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貴州工程公司以中國電建戰略為導向,迅速反應、主動出擊,科學謀劃海風戰略業務,積極主動適應海洋工程新發展態勢,不斷整合優質資源、擴充海工裝備實力,以良好的履約口碑、優良的技術方案和專業的管理團隊融入海上風電“生態圈”,當好中國電建在全球漂浮式海上風電領域的探路先鋒,積極為中國電建在漂浮式風電領域與國際同行的合作交流、經驗積累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