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jdfd.com
一輪新的能源產業崛起態勢目前正如火如荼上演。
新能源產業崛起
在我國,新能源發電事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以其中發展最快的風電為例,已經連續三年實現翻倍增長,截至2008年底,全國風電裝機總量達到1217萬千瓦,居世界第四位。而在2002年,我國的風電裝機總量還只有47萬千瓦。
太陽能、風電、核電、智能電網,作為“碳戰爭”中最為被看好的四路“大軍”,究竟誰能在此低碳“新局”中風生水起在業界引起了廣泛猜想。
風力、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是當今新能源發電的主流技術。作為化石能源發電和水力發電的重要補充,新能源發電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在哥本哈根會議之后,新能源作為零能耗、零排放、經濟環保的能源,成為這場低碳攻堅戰的先鋒。
相對核電而言,風電更安全;相對于太陽能而言,風電開發成本更低;相對于生物質能而言,風電技術更成熟;相對于海洋能(包括潮汐能)而言,風電產業化更強。
風電成新貴
目前,國內內陸有6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主要集中在河北、蒙東、蒙西、吉林、甘肅酒泉和新疆哈密。但相對于陸上風電場,江浙沿海風電場更靠近中國的經濟中心,發展海上風電更具有現實意義。未來沿海風電投資占比或將明顯闊大。
未來風電投資主要分為風能電源建設和特高壓電網建設。在風電電源建設方面,目前國內的風機技術相對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但這種差距正在縮小。隨著近年國內政府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及支持力度逐漸加強,一些企業開始大舉進入風電設備制造業。截至2009年底,我國吊裝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601萬千瓦,實現連續4年翻番,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380萬千瓦,居世界首位。
在風電電網建設方面,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研究員代紅才認為特高壓電網建設將成為我國風電發展的重要特征。按照“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集中規模化開發模式,我國電網必須具備大規模、遠距離、高電壓的可靠送電能力。
由于全球未來保護環境倡導低碳,清潔能源成了現在的熱門,到2013年,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將達到332100兆瓦,當年新增裝機可達56300兆瓦,這個數字將是2008年的2倍。其中,歐洲、北美和亞洲是目前風電裝機增長最快的地區。
風力發電技術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技術上已經逐步成熟,產業鏈也較為完善,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與很多傳統能源產業相抗衡。可以說,風電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首選。
相對其他新能源產業,風電產業鏈更長。發展風電對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明顯,并且可以增加就業,實現減排。尤其是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展風電更成為各國刺激經濟的首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