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
10月17日上午,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林佳荔在“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表了題目為《產業金融視角下儲能商業模式探討》的主旨發言。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華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林佳荔,今天很高興跟大家分享產業金融視角下儲能商業模式里的探討。今天的分享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當前儲能發展的現狀和特點,第二就是儲能商業模式和分析,第三個就是儲能發展的制約和建議。
現在儲能發展非??臁,F在這個儲能主要是電化學儲能為主的新型儲能,其他的主要是抽蓄。去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達到13GW,今年上半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8GW,超過了去年全年的一個新增。預計2023年全年,將實現23GW這樣的一個新增裝機量。
儲能當前發展非常迅速,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主要就是發展的基礎是長期存在的,儲能的發展主要是新能源的一個發展,特別是新型電力系統里面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作為新型裝機的主力。
根本國際能源署IEA的建議,它對電網進行了6個方面的分析,對應咱們的國家每個省份主要以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為主?,F在行業發展很快、發展潛力很大,從歷史視角來看,我們認為當前儲能發展仍然是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主要是呈現了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發展非常快,一方面是體現在裝機增量很快,另一方面是產業鏈的價格降本很快;第二個特點是技術路線是非常多元、百花齊放?,F在的技術路線很多,包括鋰電、液流電池、空氣壓縮、重力等等,但是技術路線里面占比最高的還是鋰電,占比應該是97%。
第三個特點就是以鋰電為主的產業鏈已經成熟,碳酸鋰電池等都已經基本上成熟了,成為一個從量發展逐步地進入向高質量發展的質的階段。
第四個特點是商業模式還不夠成熟,商業模式不夠成熟是當前發展的一個主要的制約因素。從這個整個歷史歷程來看的話,當前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是政策,未來如果成熟以后,產業的驅動因素將會變為電力市場發展的成熟度以及技術降本,這就要求我們要關注儲能的動態的需求關系。
第二部分我們來看看我們認為最有發展前景的兩個場景—大儲和小儲,就是獨立儲能以及用戶側儲能的兩種商業模式對比。
從對于獨立儲能來說,商業模式主要來源于容量租賃收入、調峰、現貨等等,主要是體現在容量租賃、現貨輔助服務的收入。跟獨立儲能差別比較大的是用戶側儲能,主要是峰谷價差的收入,以及其他的一些收益,再進行與一個用能企業的收益分享。最后是項目的一個實際收益情況,具體的話我們看看獨立儲能的情況。
左邊是我們列舉的八個省份。獨立儲能發展的很大特點是區域屬性特別強,每個區域的商業模式都不一樣。對這八個省份提到的獨立儲能收入來源進行對比,我們就比較典型的省份山東和寧夏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介紹。
山東獨立儲能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方面:容量租賃、現貨市場服務、輔助服務市場和容量補償,它的收入來源品種比較多源。容量租賃,目前看之前說最早是330/千瓦,后來我了解到是200—300之間的范圍;現貨套利,今年的五一大家看到很多關于負電價的新聞,其實負電價最低是負的8分錢,最高是1.5元,最大的價差達到1.58元,最大的價差意義不那么大,因為它的占比很低,但是平均的價差大概是4毛多的水平;輔助服務,山東對于調峰的項目基本是用現貨代替的,它是有部分的調頻項目;第四個是容量補償收入,容量補償山東經過了幾輪的政策調整。最早的容量補償系數是1,對于9.91分每度電形成的大盤子在火電和儲能之間進行分配,過去儲能和火電是一樣的值,火電是24小時開機的狀態,但是儲能是2小時,后來容量補償系數調整到1/12,后來又經過一輪調整現在是1/6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當前的商業模式不夠成熟的情況就是我們的政策在不斷的調整、優化的過程中,這是山東的情況。
再看一下寧夏,寧夏的收入來源是三方面:一個是租賃市場收入,一個輔助服務市場收入,還有頂峰收入。租賃收入寧夏現在是260左右,調峰收入寧夏目前是全國所有省份當中非常明確的一個省份,它是6毛錢、250次。這樣的一部分收入在所有的收入里面占比應該是最高的一部分。第三個收入是今年剛剛推出的頂峰收入,因為寧夏的光伏占比很高,在晚高峰的時候用電負荷高情況下是不夠的,原來是通過晚間從甘肅購電,一度電一塊多。對于這個政策,他們把這部分的收入賦予省內的儲能企業,對于提供頂峰的儲能給每度電1—1.2元的補償,這是寧夏的情況。
全國不同的區域差異比較大。總體來說獨立儲能發展的趨勢是三個特點:當前的政策是主要的驅動因素,未來隨著電力市場交易的成熟,通過電力市場實現儲能容量價值、能量價值。另外通過技術降本進一步的提高儲能的競爭力在不同的調節資源里面的競爭力,就是行業驅動因素的一個趨勢。
第二個就是收入結構的變化驅動,現在因為是政策驅動,所以很多省份容量租賃收入占比非常高。我們認為,這個長期不具備可持續性的,因為它是一個政策主導的一個收入來源。在電力市場程度逐步完善它的收入還是要通過電力市場實現,這是收入結構的變化趨勢。
最后從儲能投資主體,他的核心競爭力會相應發生變化,現在很多是新能源的開發主體、儲能設備的廠家,他更多是從資源變成資產,是建設的能力。未來更多的就是儲能的運營能力,所以在于他的電力市場化交易、虛擬電廠負荷聚合上的資源能力就是未來非常考驗它的點。
下面再來分享一下工商業用戶側儲能的情況。工商業用戶側儲能的收入主要是剛才前面提到了,峰谷價差收入是它的主要收入,其他的方面需求側的管理、財政的補貼、對于用能企業原來有需量電費變成容量電費可以減少他服務的成本。
我們看柱狀條形圖,這是2023年8月份平均峰谷電價差的水平,全國有將近2/3的省區域價差超過7毛錢,這個儲能的項目有經濟性。
具體的我們以浙江省為例,我們投資主體與用能企業進行2:8比例的收益分享的情況下,項目的IRR能達到12.9%,也就是說那在項目沒有分享之前,它的整個項目的IRR更高的水平估計能達到15%左右,這是浙江的用戶側儲能的情況。那其他的收益的話,目前我們是不考慮其他收益的情況,但是如果是現在這個峰時價差很高,未來的峰谷價差,會因為儲能越來越多而被熨平。在價差降低的情況下,其他的收入來源是一個增長的潛力,通過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的交易是未來的一個增量的潛力。這是用戶側儲能現在的一個主要投資模式,有企業自投的、還有第三方投資的EMC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進行開發,以上是商業模式的情況。
最后是發展的建議。當前,我們覺得這個發展不管是獨立儲能也好,還是用戶側儲能也好,現在面臨的主要是商業模式問題,因此,收入來源要不然是單一,要不然就是來源的確定性不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獨立儲能容量租賃占比很高,容量租賃收入取決于新能源場站并網以后,租賃儲能項目賦給儲能投資方的收入來源。但是目前這部分容量收入配套的政策、可實施性的容量差異特別大。新能源廠商基于儲能電站的收入以外,配套的新能源場站租賃的儲能以后,所在的考核、其他的成本分攤上面相應的減少,目前這些機制都是不夠全面的。也就是說,現在的價格機制、調度運行機制等等這些機制不夠完善,這是儲能當前發展的一個主要的制約因素。
我們認為另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現在儲能畢竟還是一個重資產投資的板塊,因此現在的資金需求量非常大,特別是在設備采購單下來以后,基本上80%、90%都是設備的款,這部分的資金需求量很大,但是其實當前的融資是非常困難的,呈現的差異非常大。
如果是國央企,或者是具有比較強實力的上市公司,金融機構會基于無差異風光的投資條件,主要還是以信用的視角來看這些項目。如果是高新的企業之外,民營想開發儲能電站在融資方面非常非常困難,這是當前兩極分化的融資的特點,這是當前的因素和痛點。
儲能行業發展從應用端來看,我們還是要給予行業自身的特點、本質來看待。我們首先從產業金融的視角來看,需求端來看,每個省的電源結構、網架結構不一樣,包括新能源發展的規劃、整體對儲能的需求不一樣,所以就決定了每個省對于儲能到底需求總量有多少差異是非常大的。
從供給端來說,同樣都是靈活性調節電源,需要看各個省的資源稟賦,它的火電占比是很高的,火電的靈活性改造這部分的空間有多大,包括這個省所有的水資源情況,意味著抽蓄的情況,綜合的來考慮儲能替代的可調節資源之間的關系,所以需求跟供給需要一個同步動態的去看當地一個真實的供需的量??偭看_定以后,我們再選定關鍵節點,來布局儲能的點位,這是從各省的供需角度考慮。
第二個從項目端來說,考慮各省所在的省份提供的儲能相應的支持政策商業模式,從成本端全國基本上趨同,關注產業鏈的價格、節能降本,單次的、全生命周期的LCOE不一樣,這是成本端的情況。那收入端的話,了解當地的租賃、相關的分時電價政策、整個收入來源、以及它的穩定性和資金到位時間、收入時間的匹配性,綜合考量他的收入和成本的情況,根據它收入的特點來設計與項目相匹配的資金需求階段,以及還款的節奏,最高效率地使用他的資金成本。
總之,我們是從產業金融視角來看儲能行業的發展,我們也希望助力儲能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這是我們之前有一些項目的案例,包括獨立儲能和用戶側的儲能。
簡單介紹一下華能天成,是產業金融平臺,我們2014年成立,我們一直深耕風電、光伏、水電、儲能四個板塊,目前近600億的資產,90%以上都是市場化業務,也就是非華能集團內部的,都是以民營客戶為主的項目的一個特點。
對于儲能來說的話,我們是從2018年開始進入儲能的研究,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包括各個省的電力交易數據,根據各省情況搭建不同的測算模型,為測算的行業做好儲能行業的深入的研究后,再對各個省的商業模式,以及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情況進行一系列的數據的積累和建設,也給相關的政府部門提供過相關的政策建議。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感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