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近日公布《2022年度電力行業風電運行指標對標結果》。明陽智能供貨的49個風電場獲評“優勝風電場”;并在內蒙古興安盟、遼寧省遼南地區、吉林省松原地區等5個省級風電市場成為“機組可利用率指標最優主機廠”
中電聯風電運行指標對標已連續實施多年,是業內最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年度評比活動之一。本次明陽智能入選的49個“A”級風電場,整體平均可利用率達到96%以上,發電效能表現優異,而且5A風電場中90%同樣是2021年度的優勝風電場。其中大唐國際青海茫崖一期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青海公司第一;華能甘肅瓜州干河口北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甘肅省內第一;粵電廣東揭陽惠來海灣石風電場年利用小時數廣東省第一。展現了明陽機組持續的高可靠性以及良好的運維水平。
機組自帶高可靠性“基因”
為了能讓機組在20年全生命周期內健康穩定運行,明陽以技術和質量為先導,持續強化機組良好基因,秉承‘一次就做對’的理念,在機組設計、質量和柔性功率控制等階段開展了多項技術攻關和創新,練就了其一身“獨門絕技”。
機組采用模塊化和航空級的可靠性設計理念,并將其貫穿至設計、制造、調試和并網等各環節;在質量控制方面,針對核心零部件實施有效監造和控制發運,確保機組全生命周期穩定運行;在機組本身控制方面,研發了智能動態柔性功率控制,機組可在感知環境后,實時計算安全裕量,調控功率,保證可靠性。
這些“明陽探索”靠的是攻堅克難的勇氣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而基礎研究和前言技術的原始創新是風電等制造業前行的根基和源泉。目前明陽已擁有完備的整機研發隊伍、整機和部件檢測實驗室、技術服務團隊以及在全球建立的創新和研發平臺,合力保障機組精益求精的品質。
智能運維,大有可為
目前,風電運維的成本占比目前高達20%以上,其已成為風電技術創新和降低度電成本的重要維度。根據CWEA數據,截至2022年底,風電累計裝機超過18萬臺,容量超3.9億千瓦,且每年以5000萬千瓦以上的裝機速度增長。裝機量如此之大,需提升風電場智慧化運維水平,進而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目前,明陽智能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化運維系統,其中故障預警系統是整個運維調度的“大腦”,它實時采集風電場數據,并會自動將新收集的數據與歷史數據做比對,出現異常立即做出反應。同時,基于明陽智能的大數據中心,現場運維人員能夠實時監測每臺機組關鍵部件的核心指標,從而得到機組的詳細運行信息,進而做到預防式維護,真正實現了基于狀態的運維,確保了機組全年滿容量運行。
另外,明陽智能還運用大數據、智慧化管理資產,開啟風電場運維的智慧模式,基于高精度場級建模的定制化場級控制策略,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風電場的價值創造與管理。
據悉,中電聯的《2022年度電力行業風電運行指標對標結果》,是每年年初各開發企業根據中電聯制定的評比管理辦法,上報上一年度運行時間滿一年的風電場運行數據,通過對電量指標和設備運行水平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公示、核實及最終評審,評選出優勝風電場名單、機組主機可利用率制表最優主機商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