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地項目開發再度成為我國風電行業關注的焦點。近幾年,內蒙古、青海、甘肅等省紛紛推出一批風電大基地項目。據統計,目前,我國有數十個陸上風電基地項目處于規劃和建設中,部分項目開始陸續投運。比如,由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的青海省海南州特高壓外送基地配套風電項目,有望于9月底并網發電。
與此前“三北”地區大規模開發風電基地項目不同的是,這一輪熱潮興起的一大背景是競價與平價上網政策落地,由此帶來的最明顯變化是電價的下調。作為競價項目,海南州特高壓外送基地配套風電項目的中標電價為0.39元/千瓦時(青海省屬于第四類風能資源區)。面對不斷趨低的電價,“三北”地區的風能資源與建設成本優勢凸顯,能夠充分發揮這些優勢、并產生良好規模效應的大基地項目也成為風電平價時代的主力軍。
然而,風電大基地項目建設要完全順應平價上網、乃至低價上網的發展趨勢,仍需聚焦于風電機組,項目設計、施工、運維等各個環節,深挖其中的降本增效潛力。同時,在風電大基地項目開發中,還必須解決好機組尾流、并網等方面的難題。這一切都離不開繼續實施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商業創新、管理創新,它們是決定能否順利推進平價風電大基地項目開發的關鍵。
對此,一些企業已經著手進行相關的探索,并初見成效。三一重能有限公司以“高可靠性、高發電量、低度電成本”為產品開發準則,風電技術研發涵蓋智慧風電場、智能控制、獨立變槳、140米柔塔、激光雷達等,風機產品囊括 2.X MW、3.X MW、4.X MW等陸上全系列風力發電機組。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以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點的智能制造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三一重能有限公司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和業務需求,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升級,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能力建設方面取得長足發展,打造了一個集數字化、自動化、集成化、精益化于一體的智能工廠。
針對產業發展的新形勢與新要求,9月3-4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將聯合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三一重能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寧市組織召開“平價風電大基地建設研討會”。屆時,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科研院所、開發企業、整機企業、部件供應企業的代表,將重點探討平價時代風電大基地開發的政策、融資、消納、智慧風電場建設以及機組選型等話題,并分享海南州特高壓外送基地配套風電項目的建設經驗,旨在為繼續推動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風電的市場競爭力探索可行的路徑。
對于我國風電產業而言,平價上網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大基地項目開發已為此邁出了堅實一步,未來可期。
9月3日,西寧見!CW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