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風力發電網獲悉,德國海上風能供應鏈正面臨壓力——流失拍賣。據悉最后一次拍賣是在2018年4月,而且直到2021年沒有安排新的拍賣,并且對未來到2030年的拍賣量也一直不被看好。這些都意味著他們的訂單量逐漸枯竭,而且不清楚它們何時以及如何填補。
4月21日,歐洲風能協會首席執行官Giles Dickson在不來梅港舉行的WAB Windforce會議上發言表示,WAB Windforce曾經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海上風能產業和創新中心,僅在過去三年里就在海上風電供應鏈中損失了大約3,000-4,000個工作崗位。
德國現在有機會在2030年的國家能源和氣候計劃中將海上風電重新扳回正軌。雖然目前預計到2030年總裝機量僅為15吉瓦,而到2035年他們可以輕松地提供20吉瓦和更高的產量。相對于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和波蘭而言,他們在海上風力建設方面并沒有那么富有野心。
來自不來梅的當地政界人士強烈批評德國聯邦政府缺乏斗志以及這對該地區的就業和增長造成的破壞。TSO Amprion想知道如果他們在關閉核電廠和煤電廠的時候沒有加速海上風電的建設,德國是否有足夠的發電能力。
Dickson表示,風能行業將把國家能源計劃作為投資手冊,并投資于那些擁有長遠計劃的國家。
根據WAB在此次活動期間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在德國的供應鏈和運營中有24,350個海上風電崗位。這些工作中有33%完全是海上風電。另外67%也在陸上風電或其他領域工作,該行業的營業額為98億歐元。
圍繞德國海上風電目標展開辯論之際,政府開發陸上風電的方式正在取得更廣泛的重大進展,政府已經成立了一個公眾接受工作組。但政府不太可能就對離岸目標的任何改變達成一致,除非達成在岸產量和驗收規則,而這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