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的天空下,走進阜新,綿延百公里的山梁上,一座座70米高的巨型白色大風車高高矗立,連綿起伏的山頭上如繁星密布的巨型風車迎風飛轉,成為青色山巒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風車的巨大葉片迎著強勁的風緩緩旋轉,清潔電能正源源不斷地流向千家萬戶。
肩負重托 不辱使命
2005年8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下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加快風電設備本地化有關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了“由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與大連重工•起重機械廠(現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遼寧省阜新建設單機容量兆瓦以上,總規模50萬千瓦以上的風電場”。
作為國家支持阜新市經濟轉型、加快風電設備國產化進程的重點項目,華能集團公司認真貫徹文件精神并迅速落實。2006年7月,華能新能源產業控股有限公司在遼寧省阜新市成立項目籌備處,同年10月注冊成立了華能阜新風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啟動項目建設。2009年12月15日,阜新一、二、三期風電工程已順利投產,這標志著華能阜新風電場50萬千瓦風電工程提前一年全部并網發電,同時也標志著國家發改委文件得到了真正貫徹和落實。
全力以赴 超常運作
華能阜新50萬千瓦風電項目分為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高山子)10萬千瓦工程創造了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發電的奇跡,被當地政府稱為“華能速度”;二期(阜北)30萬千瓦工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單個風電場,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成并投產發電;三期(彰北)10萬千瓦工程也于2009年底實現投產發電的目標。由于項目建設速度快,地方政府也把項目作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示范工程。阜新50萬風電場年上網電量約10.2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35萬多噸標準煤,減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110萬噸。2009年利潤為1.1億元,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和經濟、社會效益,改變了阜新市電力能源單一依靠火電的格局,實現了節能減排目標、增加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減少溫室氣體等有害氣體的排放,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彰顯了風力發電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華能50萬千瓦項目是新能源公司成立以來,投入資金最大、付出心血最多的風電項目,公司對該項目也給予了特殊關注與重視,傾全公司之力積極推進項目的進展;同時,項目提前建成也得到了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從國務院、國家發改委到省委、省政府,從市委、市政府到華能集團領導和專家,無不高度關注著這個項目。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同志對該項目給予了高度關注,親自考察了華能阜新風電項目,多次聽取項目匯報,對華能阜新風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電網公司、阜新市政府等相關部門給予了全力支持和幫助,深入企業服務,積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項目規劃、接入等重大問題得以有效解決,促使阜新風電項目建設得以順利實施,該項目始終以一種超常規的運作模式強力推進。
傾情聯手 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