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蘭州理工大學液壓傳動和靜壓蓄能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評審會在逸夫科技館3號會議室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文瑞、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許洪華研究員等7位專家出席會議并為機組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學校黨委書記李貴富、校長夏天東、副書記、副校長芮執元、副校長俞樹榮、李仁年和學校科技處、能動學院風力機項目組主要負責人及項目合作企業蘭石研究院領導與技術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俞樹榮副校長主持。
評審會上,夏天東校長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各位專家集思廣益、不吝賜教,為液壓傳動和靜壓蓄能風力發電機組項目提出更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項目組總負責人李仁年副校長向參會專家介紹了項目整體情況和工作進展。能動學院楊瑞教授介紹了液壓傳動和靜壓蓄能風力發電機組研制方案,詳細匯報了主液壓系統動作循環過程,并對其中設計選用的核心元器件作詳細說明。
各位專家認真聽取項目詳細介紹后,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許洪華研究員表示,該項目方案技術路線和經濟性要做詳細比較、優化,符合長遠考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同光教授表示,對現有機組改造要進行動力學分析,尤其是在吊裝前要進行設計校核,考慮振動對機組性能的影響。液壓專家王存堂教授、李文鈞教授分別針對液壓系統中的蓄能模塊、補油模塊、馬達控制模塊、高位油箱控制等進行了質詢,并提出了建議。甘肅省電力科學研究院董開松教授、蘭州電機有限責任公司李樹豹總工程師分別針對并網發電和發電機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質詢,并提出寶貴意見。項目組各主要負責人分別針對專家的質詢進行了認真詳細的回答,并對專家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做了認真記錄,將進一步改進、優化設計方案。
專家組經討論并一致通過液壓傳動和靜壓蓄能風力發電機組方案評審,認為該方案有創新性,具有現實的可行性,可以投入實施。
李貴富書記對方案評審順利通過表示祝賀,也感謝各位專家的辛勤工作和真知灼見。他強調,項目組成員要根據專家評審意見,認真修改,不斷完善,努力將該項目按時保質完成,為國家風電事業發展做出新貢獻。
背景資料:
風力發電是目前最具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中國已把風能利用放在重要位置。2001年以來我國風電產業高速發展,截止2014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114609MW,世界排名第一。雖然風力發電優勢明顯,但隨著風力機組功率大型化,風力發電的缺點也日益突顯:風力發電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受氣象因素影響,發電質量波動性很大;風力機變流器對并網電網比較敏感,低電壓穿越問題比較突出,對電網要求較高;吊裝作業復雜,維護維修困難、周期長,維修和生產成本高,用電費用較高,需要政府補貼。
2007年以來,蘭州理工大學相關科研人員就對風力發電機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對如何把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傳動系統及發電機移到地面的研究方案進行多次論證,提出包括液壓傳動和機械傳動多種設計方案。根據胡文瑞院士的意見,學校科研人員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開始了專門對風力機液壓傳動的研究工作。2014年學校確定將“風力機新型傳輸系統”項目作為重點攻關項目給予“紅柳”學科建設計劃高水平項目培育基金支持,并確定“風力機大功率機械能長程傳動系統”和“風力機液壓傳動系統”作為主要研發方向。2014年6月,中科院胡文瑞院士主持召開“風力機動力新型傳輸系統”專家論證會,專家一致認為針對大型風機的高效能及輕量化的大功率機械能長程傳動系統有創新性,具有實現的可能性。2014年11月,學校組織 清華大學 、酒泉市政府共同召開“風力機長程傳動系統”項目推進會,確定依托蘭州理工大學、 清華大學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三方優勢開展項目研究,明確了建立長程傳動測試平臺和600kW工程樣機改造的項目實施路線圖。2015年8月,中科院胡文瑞院士主持召開“風力機新型傳動系統”專家評審會,專家組對我校“風力發電機新型傳動系統-機械傳動方案”和“新型液壓傳動和流體靜壓蓄能風力發電機組的研制和示范”兩個研究方案進行評審。經專家質詢、討論后一致認為:這兩個方案具有創新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市場前景,建議盡快研制600kW樣機,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1.5MW機組及更大功率機組液壓傳輸和蓄能系統,開展機械能長程傳動系統和大功率液壓泵和馬達的研究。
根據專家論證建議,學校科研團隊進行了方案完善,在600kW機組改造研制的同時,開展風力機核心部件暨低速、大排量、大扭矩、高效率液壓馬達(泵)的研制,并開始產業化方案研究,與相關企業洽談合作事宜。預計2017年年底完成核心部件的研制及1.5MW及更大功率機組的研發,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