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18日,“2015全國中小型風能設備行業年會暨分布式微網發展論壇”在北京錦能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協助下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包括臺灣在內的8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長楊校生對行業發展所受影響、發展機會、發展思路,對照大型風電的狀況做了如何《研究市場,轉變思路,創一偶輝煌》的主旨報告;14位專家針對行業發展的技術、質量、標準、政策、國際動態等要點做了報告;14位行業領軍人物對行業發展的熱點進行了現場討論。通過交流和總結,會議形成了發展理念,并達成比較一致的發展共識:
1.會議提出了產品性能、產品質量是振興中小風電市場的必然選擇。何國慶博士的發言,魯中間董事長的發言以及嘉賓對話都自覺對小風電產品的質量提出了要求,指出了產品質量的生命力,這是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要想振興市場并得到國家政策支持,產品質量就是一道技術門檻。
2.會議對《關于加快推動中小型風電分布式應用的指導意見》寄予厚望。它是行業發展的動力,但不是行業發展唯一的依賴,重要的是苦練內功,讓自己強大起來,自己強大了,再加上政策引導,就能如虎添翼,加快發展。
3.全國風力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王建平秘書長的發言向我們宣布明年海峽兩岸雙方合作共同起草“強撓流下小型風力發電機組安裝規范”標準課題。
4.根據都志杰教授的發言和提議,我們要學習丹麥認證經驗,對中小風型風電機組大小范圍進行定義。擬定簡易認證程序,不需要認證的產品只檢測即可。明年,協會牽頭應當坐下來好好研究一下類似的問題,制訂一個運行機制和認證指南,逐漸開展起來產品的檢測、認證和標識工作,發布認證產品清單,建立優質品產品目錄,還有與臺灣的互認問題。同時以協會名義發布信息。
5.會議動員行業內有條件的學校、研究機構、企業等積極參與IEA Task27的研究工作,參與SWAT機構聯盟。Task27開展的研究,很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否則搞專業的人把機組安裝到何處都搞不明白,何談制造小風電?國外的研究機構已經有大量研究,我國有內蒙工大和山大正在參與研究,但我國與國際研究有差距,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構參與進去,與國際機構合作,為行業發展服務。
6.中小風電在整體形勢較差的情況下,行業應避免價格競爭,研究市場發展方向,把握發展機遇,以分布式微電網作為小風電發展的主攻方向,在更多應用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在行業市場最困難的情況下,上海致遠和廣州紅鷹兩企業已在新三板上市,青島安華、新高能源業績也都不俗,主要還是產品質量起到的關鍵作用。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要考驗堅強意志。
7.小風電需要組成戰略聯盟,一起研究產品技術,使產品升級換代,形成“中國制造”優勢,走出國門。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處
二O一五年十二月二 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