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將進一步提速。集團公司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布局海上風電資源,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鏈,有望在“十三五”中期為京津冀等地區送入“綠電”。
國家能源局12月12日正式公布《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總容量1053萬千瓦的44個海上風電項目列入開發建設方案。華電集團公司有兩個項目入圍,分別是河北唐山曹妃甸海上風電場和福建福州福清海壇海峽近海/潮間帶風電項目。其中華電國際曹妃甸2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已取得河北省發改委出具的“路條”,正在進行可研工作。
河北省是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的海上風電發展重點區域之一。華電曹妃甸海上風電項目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區生態城南部海域,場址長約12公里,寬約4公里,規劃布置50臺單機容量4兆瓦的風電機組。
按照規劃,曹妃甸海上風電項目有望在明年開工。風電場建成后,將向京津冀電網輸送大量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實現該地區節能減排目標、改善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具有積極作用。集團公司計劃將曹妃甸等項目作為試點,為后續海上風電發展積累經驗。
從陸地到深藍,海上風電被視為清潔能源的新方向。和陸上相比,海上風速更大,發電利用小時更高。此外,海上風電場接近用電需求量大的大中型城市,可以實現用電就近消化,降低輸送成本。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加快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對于治理大氣霧霾、調整能源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根據風電發展的“十二五”規劃,2015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2020年底達到3000萬千瓦。
不過,我國海上風電產業仍處起步階段。業內人士指出,海上風電在前期、設備、施工、運營方面有獨有的特點,開發時間長、施工成本高、運營維護難,因此要穩妥推進。
集團公司一直堅持清潔發展,目前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占總裝機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在海上風電發展上,集團公司積極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并努力打造海上風電產業鏈。
目前華電重工已經購置了國內首艘集打樁、大型風車構件運輸及組裝、吊裝等多功能于一體海洋風電船臺,這為集團公司海上風電開發和運營維護做好了準備。華電工程新能源技術開發公司與世界領先的船級社DNV
GL集團簽約并正式組建了海上風電技術服務團隊。華電電科院積極引進了海上風電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