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了第二個話題是目前國內供應鏈發展是不是能力滿足我們現在風電高速發展。現在我們每年以這樣的翻番速度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產生的。包括我們現在目前大量和機組設備運行情況不是很理想,除了主機廠在這方面在設計,準備制造以及服務方面存在問題,同時還有我們零部件的問題,我們主要部件的供應商應該怎么做,才能滿足或者保障風電這樣快速發展的速度,這方面想請各位談談你們的一些看法,我們還是按照剛剛的順序。
張定金:關于供應鏈發展能否滿足風電要求我的看法是這樣,首先我們要看風電的發展,因為風電行業在整個全球發展過程中間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因為風力發電一共才有這么長得力是,即便歐洲發展這么長時間,我個人認為它仍然是很成熟的,比如說海上風電,歐洲現在為止還是比較謹慎的態度,陸地風電發展過程中間也碰到從小到大,從成熟到完整等等,各樣各種的問題都出現了,這個風電發展還和各個國家的一些背景有很大的關系,你的電網是不是堅強,用電的客戶是不是相同,這種概念是非常難,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情況,中國風電發電更短的時間,從三四年前,從750到1.5,也才兩三年時間,就開始到2.5,5.0了,中國發展趨勢實事求是是讓全世界特別驚訝的,這個過程中間這么快速提升,整套系統匹配性能否適應肯定是一個必然的問題,我認為作為供應鏈這個概念講肯定是不能滿足的,如果能夠滿足這個行業就不會發展,中間涉及到很多問題,即便是我們一些老牌大供應商,他們仍然是不斷改進自己,對這個行業提出新要求來適應,這個過程中是大家此消彼漲的過程,供應商發展以后會推動主機廠發展,主機廠新的要求會給供應商一個新的題目,包括西班牙早期風機,這么說一定是沒有滿足,我認為中國這個情況會更嚴峻一點,因為大家知道中國整個制造業的特別是我們機械制造也行業整體水平量雖然比較大,剛才我們已經講到中國整個市場用13億乘是非常大,一除是非常小,這個條件以下我們整體素質和歐洲,特別是像德國比較成熟的國家相比,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有些領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比較突出齒輪箱這個系統,軸承,控制各個方面都有,我們包括葉片的問題,我是搞葉片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因為國外做這么多年的東西,你怎么快速發展了,就跟人一樣我還是不相信這樣的情況,因為快速發展大家是在沒有很認真仔細的考核,一個主機在國外考核是非常漫長,要經過一年到甚至兩三年的考核,中間不斷的修整,調整,最后造出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曲線,最后批量化,經過兩年再完善,我們現在就是出來,甚至還沒有完善就是往百臺,千臺裝機,這樣條件下怎么可能供應鏈是能夠滿足這個呢,這個過程會隨著風電行業發展會逐步完善,這個速度隨著別的有經驗的國家,企業也好在中國的體現也是能夠非常快的完成,時間上會縮短但是不可能跨越謝謝。
劉琦:我提這個問題,除了我們生產規模,供應量一個滿足,現在還有產品質量,技術發展這些方面是跟風電整個產業發展是不是相匹配,對這個問題我想請張總在這方面談談你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