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主持人:我們不忘歷史,牢記過去,更重要是要面向未來。現在我們立足于現實,要把今天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為了把我們風電變成世界上和諧共贏的這么一個偉大事業,現在我們要多進行交流合作。下面我們就開始進行演講。
第一個演講者,是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黃少中副司長,大家歡迎!
黃少中: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2014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首先祝賀大會順利隆重的召開,同時向來自世界各國風電行業的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所有參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致以良好的問候。
按照會議的安排,我做一個發言,介紹一些情況,也談一些看法,跟大家做一個交流。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強監管,完善政策,推進改革,促進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中國風電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開發風電是中國的戰略決策,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實施以來,中國政府從風電的總量規劃,強制收購,價格補貼等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來支持引導風電產業的發展。在上述政策支持下,中國風電行業有了迅速的突飛猛進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風電裝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共有1352個風電廠并網發電,機組59601臺,風電并網裝機容量7716萬千瓦,占全國電源總裝機容量的6.2%。前年達到1357億千瓦時,到2014年6月底,中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8277萬千瓦,占全國總電力裝機的6.6%,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已超過核電,是中國繼火電、水電之后第三大主力電源。這是第一個方面。
二,風電的開發已遍布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中國的風電發展已經從過去的局部大基地的集中開發,正在向全國大范圍的集中與分散并舉開發的格局轉變。
三,海上風電發展已悄然生起。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等沿海一帶。重要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海上風電市場。
四,風電事業越來越具備國際競爭力。不但滿足了國內風電建設需要,也在逐步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部分風電機組制造企業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強。2013年國內制造商已經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90%以上,并開始出口海外。風電的跨越式發展,取得的好成績,為國家減排溫室氣體,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中國風電行業發展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風電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歸納起來看,我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劃的指導性、約束性不夠強,風電消納存在困難。
表現在,一,風電產業市場存在無序競爭和盲目發展的狀況,產業布局、技術創新以及設備制造還缺乏統一的規劃安排。
二,電源建設和電網建設存在不協調,不同步的問題。電網建設滯后,但同時也存在電源建設超前的問題。
三,項目規劃與價格補貼存在不配合的問題。出現價格補貼收入不足,入不敷出,難以承受的狀況。
第二,棄風現象嚴重,2010年我國出現明顯的風電限電現象,2011、12年,限電量大幅增加,但是今年依然還是很嚴重,2014年上半年全國由于限電因素產生了限電損失為72億千瓦時,棄風率為8.5%。根據國家能源局對甘肅的駐點檢查,甘肅省2013年棄風電量31.02億千瓦時。
第三,可再生能源價格財稅政策不夠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資格的認定周期比較長。至2013年2月,當時的第四批下放以后,后續的補助目錄遲遲未能下放。在此之前以并網發電的項目無法享受補助。
二,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撥付較為滯后,結算周期一般滯后3到5個月,電網企業每月只能按火電上網的標桿電價計算,加劇了發電企業資金周轉的困難。
三,附加補助資金賦稅政策有待完善。由于財政部門相關部門規定不太一致,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對附加補助資金要求開具增值稅發表。
四,進展較為緩慢。目前流程還是比較復雜,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反應還是比較多,接入系統項目,實行計劃于投資全口徑管理,接入工程整體流程比較長。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建設周期相對比較短,造成部分電源項目建成后無法并網,一些發電企業不得以只好自建接入系統。
五,簡政放權同步性有待加強。中央要求要簡政放權,下放審批權限,但是表現在不同的審批部門,權限下放不同步。目前國家能源局,省能源局備案下放,但是前置審批部門沒有同時下放相應的審批權限,仍然需要到上級相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其中土地、安全預評等審批手續相對復雜,導致簡政放權的綜合成效未能完全體現。
六,部分項目存在違規建設問題。根據國家能源局駐點江蘇的檢查報告,發現有部分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存在提前開工,違規作業的問題。
第三部分,促進中國風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措施,應該從加強監管,完善政策,促進改革三方面來著力。
一,加強監管,包括對規劃、計劃項目執行情況的監管,也包括對簡政放權以后落實情況的監管,禁止地方保護性行政干預,促進公平、公開、公正,促進能源規劃、計劃政策的閉環監管。
在這方面,最近國家能源局正在采取一項措施,10月12號,國家能源局剛剛下放一個關于開展新建電源項目增強監管的通知,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一個進一步規范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二,落實電源建設規劃目標,促進新建電源和項目及時投資建設。第三,對違規違法行為嚴格依法依規處理。四,研究提出進一步完善電源項目備案核準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議。大家關注國家能源局網站也可能知道這個通知,昨天國家能源局剛剛開會進行部署了。這是我要說的加強監管的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對各項政策落實情況實施監管。任何一項政策,一項目標,設計得再好,如果不加以監督管理,不執行落實到位,畢竟也是水中月,監管尤其在現在顯得尤為重要。監管包括產業政策,價格政策,財稅政策等等,比如說對可再生能源法及相關法律法規關于保證可再生能源電力有限全額并網的規定是否落實到位,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給予糾正,必要的根據相關法律進行處罰,使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第三,對市場行為的監管,包括對電源、電網以及電網企業市場行為的規范,要規范電網企業,按照積極服務,優化服務流程,減少工作環節,做好并網服務,努力加強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以配套系統接入的同步性。
第二大方面,完善政策。
第一,加強和改進風電規劃,切實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和約束作用。
一,發揮好能源規劃對可再生能源科學發展的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能源規劃管理體系,統籌協調國家規劃與地方規劃,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以及各類能源專業規劃,強化規劃的引導作用,地方規劃應該服從國家規劃,加大電網企業執行政府規劃的落實力度,合理確定可再生能源開發速度和規模,確保各級規劃的協調一致,并執行到位。
二,進一步加強風電規劃與電網規劃的銜接協調,做好風電項目的開發,明確電源、電網企業的責任,充分調動電網的積極性,確保風電項目與配套電網間的同步建設,打通電網輸送瓶頸,保障風電項目的送出和消納。
三,研究制定電量指標,以價格補貼對應匹配的項目補貼政策。電價附加政策按照規劃目標來考慮設計收取,避免地方政府請客,中央政府買單的情況。總體政策如果不落實,地方的發展特別快,但是中央的補貼跟不上,造成落實不到位。
第二,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風電的消納能力,解決棄風問題。
一,借助產業轉移,次進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國家應該在產業、財政、稅收等方面,鼓勵風能開發其中的西部地區,承接中東部地區產業的轉移。
二,落實好風電產業,尤其大規模集中開發的地區外送通道的發展,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
三,完善區域電力市場補償機制,風電供熱等方式,提高調風能力,以及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以電力用戶就地進行大用戶直購電交易等等,提高區域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
第三點,完善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和管理規定。
一,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應該偶然國家規定,加大定價附加力度,緩解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完善可再生能源補助資金的撥付管理辦法,對歷史欠賬應該明確補償時間,在今后逐步給予兌現。
二,加快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消納機制,明確和強化政府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的責任,應該通過法律形勢規定各省自治區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比例。
三,加強對可再生能源接入并網工作的管理。規范可再生能源接入并網工作,滿足可再生能源發展需要。
第三,推進改革,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建設,采取市場化的手段,來解決可再生能源風電等行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可以考慮改革的領域和內容,我想起碼有這些方面。
第一,探討研究多元化投資建設外送通道。我們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外送通道是比較單一的,完全可以借鑒石油管道的經驗,充分吸引多元化投資來進行通道建設,加大資金的投入。
第二,可以建立市場化的電能交易機制,輔助服務補償機制,促進協調發展,得到合理的補償。
第三,完善價格補貼機制,促進風電進入市場。現在我們的風電價格補貼在上網電價的基礎上,制定一個附加補貼,將來我們也可以設想,將價格補貼固定,被補助的企業也可以進入市場競爭。
第四,改變分類補貼的辦法,也可以考慮學習國外的一些做法,包括今年6月我到荷蘭了解到,人家一直采用這種方法,對所有的可再生能源企業,不再是按類來分補貼,而是設計一個總的金額,促進比如說風電,光電,水電來競爭,誰的成本低誰先開發,誰的成本高往后排。這樣能夠節省減少補貼,提高補貼效率。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風電行業發展已經將近十年,現在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發展時期,充滿了機遇,也面臨著挑戰。如何揚長避短,更好的促進能源的發展,促進風電行業的發展?這是擺在我們所有人面前的課題,也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國家能源局將嚴格的履行職責,通過剛才談到的加強監管,完善措施,推進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來促進風電市場和諧發展,讓中國風電更加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為我國清潔電力的生產供應,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最后祝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