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風能產業。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目前全球范圍內的風力發電就業人口約23萬,市場規模超過370億美元。一批領先的風電企業逐漸浮出水面,如丹麥維斯塔斯公司、西班牙歌美颯、美國通用電氣、德國Enercon公司、印度蘇司蘭、西門子(丹麥),以及德國的Nordex、Repower、西班牙Acciona和中國的金風公司等已經成為世界十大風能設備提供商,并連續10年占據了全球市場90%以上的份額。而阿爾斯通、阿海琺等國際知名能源設備制造商近來也紛紛宣布要進軍風力發電市場,旨在從中分享風能市場的大蛋糕。
隨著技術的發展、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及風機規模的增大,風力發電的成本呈持續降低趨勢。全球風能理事會的研究顯示,風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40%依賴于技術進步,60%取決于規模化發展。目前世界范圍內風電機組單機容量不斷增大,2—3兆瓦的風電機組已經商業化,博世力士樂公司生產的世界首臺5兆瓦風電機組現已投入運行。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維護,增加壽命,在風電機組的設計中出現了許多創新的理念,采用了許多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技術。同時,傳統的失速型風電機組已被變槳變速恒頻型風電機組所取代,直驅型風電機組和半直驅型風電機組也具有很好的市場及發展前景。另外,海上風電場已成為國際上風電發展的一個新的領域,例如,歐盟就提出了到2020年海上風電開發達到1.8萬兆瓦的戰略目標。目前3.6兆瓦級的海上風電場已經研發成功。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和國際能源署統計,目前的風力場裝機平均成本為1250美元/千瓦,并根據地點、規模和其它因素的不同,在1000—1400美元/千瓦之間波動。在過去的20年里,風力發電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從0.8美元/千瓦降至0.04—0.06美元/千瓦。美國的研究人員認為,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會使風力發電成本再降低30%。
多國出臺風力發電計劃
發展風力發電,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全球氣候變暖,減少礦物燃料的進口,增加能源安全,并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收入,保護國家的自然資源總量。風電的這些優點,吸引著世界各國和地區紛紛制訂風電發展目標。英國貿工部宣布了一項發展近海風力事業的大型計劃,擬新建數千座風力發電機,力爭2010年前達到向六分之一家庭供電的能力。為遏制全球變暖,英國政府還承諾在2010年前減排10%的溫室氣體。預計,風力發電計劃完成后,英國即能完成一半以上的減排目標。
與英國一海之隔的法國不久前制訂了一個中期發展計劃,到2010年將有3000兆瓦至500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投入運行。據估計,法國由此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萬噸至600萬噸。瑞典政府日前批準了瑞典離岸風力公司開工建設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風力發電園,該園區位于Trelleborg南部海面,將包括128個風力發電站。加拿大制訂的計劃是到2015年將風力發電量提高到9000兆瓦時。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一項最新計劃,到2030年風力、太陽能、水力、生物質能和地熱發電將占日總用電量的20%,其中風力、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發電的市場規模達3萬億日元。這將使日本對石油依賴程度明顯降低,由現在的50%降到40%。到2010年,風力發電將達到200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