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人的先進管理經驗讓我們現代人感到慚愧。有時我在想時代在進步還是在倒退。我這人有個習慣,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難就靜下心來好好讀讀歷史,從古人的智慧中獲取平靜,汲取養分。三一電氣生產風力發電機的流程與此相似,我們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可以追溯到源頭,并且設備的零部件執行通用的標準,全部可以互換,每一個環節都可以落實到責任人。”
我也是個喜歡歷史的人。但像吳佳梁從這種角度解讀歷史還是使我開闊了視野。
信心誠可貴
三一電氣是三一集團的子公司,進入風電設備制造領域將近兩年就可以生產百分百的自主品牌產品,聯想到中國的制造業與國外還有較大差距。“三一電氣的風電設備是不是打了折扣的?”既然來了,我就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這樣尖銳的問題似乎使對面的總經理覺得我們的談話是真誠而有意義的。
“我想我們還是從歷史談起。清末的屈辱打垮了中國人的自信心,不知不覺中,國人的內心被自卑和恐懼所纏繞。很多人或多或少地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三一電氣的全體同仁不信邪,從一開始我們就不存在所謂的‘技術恐懼癥’,況且,比亞迪汽車等企業已經樹立了榜樣。三一電氣剛進入風電設備行業時真是有點可笑又可悲,整個行業不會也不想自己做設計,不相信自己企業的能力。其實,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從全盤引進向掌握核心技術、建立自信心的階段了。當今世界信息如此發達和暢通,地球都變成村子了,我們沒有理由做不出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國的各個行業中都有一些公司帶頭打破傳統觀念、打破技術封鎖。給別的企業提供了樣板,使大家知道原來年技術創新沒有那么難。”
“如果在這一點上還有疑問的話,可以想想,宇航系統不就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嘛;當初設計導彈,不就是錢學森帶著一幫青年人做出來的嘛。”
最好吃的米飯是這樣做出來的
不得不承認我面前的這位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電氣總經理的口才非常好。不過,真實的情況總是從細節中才能“窺探”出來。
“你們具體是怎么制造風電機的呢?最好能舉個例子。”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