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利瑪竇從亞平寧半島的羅馬啟程,沿著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新航線向東出發,成為第一名向中國傳播基督教的傳教士。分布式風電領域同樣有這樣一位孜孜不倦的開路者——上海致遠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致遠”)。
2021年,上海致遠站在SNEC的舞臺中央,在這個以光伏為主題的盛會中顯得格外亮眼。在部分工商業用電領域,分布式風電將和分布式光伏一同肩負起碳減排的重擔。
2021年6月3日,SNEC第十五屆(2021)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上午10點30分上海致遠分布式風電新品發布會正式開始。
此次上海光伏展期間,國際能源網記者采訪了上海致遠的總經理俞衛。他坦言道:“我們希望通過兩三年的時間,為國內分布式風電市場的推廣與普及‘再添一把火’,在“十四五”期間,讓分布式風電有機會承擔更多責任,有機會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力量。”
長期深耕中小型風電機組市場
據俞衛介紹,2006年,上海致遠成功研發5kW級風電機組,正式成為中小型風電機組市場的一員。歷經多年發展,目前,上海致遠已經成功研發、制造FD5、FD8、FD16、FD21、FD25等系列中小型風電機組,成為分布式風電細分市場的領頭羊。
據記者了解,上海致遠在風力發電機組、控制系統、逆變系統、防腐措施、地基技術、塔架技術、遠程監控系統等方面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在行業中位居頭部地位。
優秀的產品生產能力、精進的技術競爭能力給予了上海致遠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上海致遠在國內市場、國外市場均有所建樹。在國內,上海致遠為中國鐵塔、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運營商的通訊基站提供備用電源服務,在一些荒僻地區,上海致遠也能妥善解決農牧民日常用電難題;在國外,有些當地政策對這種電網末端的分布式發電系統提供了相應的補貼,這些地方的分布式風電發展更快一點,上海致遠的產品已經廣泛出口至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當地的碳排放減量問題。” 俞衛講解到。
打造“風光儲一體化”的微電網解決方案
君子和而不同,風電和光伏兩者雖然轉化能源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一樣的目的:為客戶提供清潔能源服務。隨著各地“新能源+儲能”政策的陸續出臺,上海致遠也在探索“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光伏+儲能”的應用策略。
“提倡發展分布式風電,并不是要搶分布式光伏的‘飯碗’,而是要將兩者有機結合,同時引入儲能設備,實現‘風電+光伏+儲能’的高滲透率可再生能源服務,為客戶提供高效、穩定、持續的清潔能源。”俞衛談了他對發展分布式發電項目的觀點。
他認為,“在部分地區,存在屋頂資源、土地資源、光照資源等資源不足的情況,盲目的采用分布式光伏的發電方式效率較低,這部分用戶可以因地制宜的選擇采用分布式風電作為清潔能源供應方式。”
以此次亮相SNEC展臺的GP42-400kW分布式風電機組為例,該機組主打“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光伏互補”,為客戶提供滲透率更高的可再生能源服務解決方案。主要適用于油氣田、工業園區和美麗鄉村等場景。通過便捷、高效、安全的設備運輸與安裝,該設備能夠實現高性價比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服務。
據記者了解,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光伏形成的微型“風光一體化”項目已經成為部分地區微電網的電力來源。
上海致遠官網顯示,目前,該企業的中小型風電機組已經成功應用于內蒙古滿洲里、韓國濟州島、聯合利華、武漢海工、江蘇電科院、沈陽工程學院等地區的微電網項目,與分布式光伏設備實現微電網范圍內的“風光互補”。
作為國內展會規模最大、參展企業最多的光伏展覽會,各路光伏企業紛紛參展,或推出重磅新品,或簽約重磅項目,向市場發出自己的聲音。
作為一家并非光伏產業鏈的參展企業代表,俞衛很明確此次參加2021SNEC的目的,在記者提問結束后,俞衛不假思索的給出了堅定的回答:“我們來參展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國內分布式風電市場的發展,加速國內分布式風電市場的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