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耗時十年斥巨資研發新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為風電領域走向深海邁出艱難第一步,天道酬勤苦心不負,終于成為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技術世界領先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就是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尼斯)。通尼斯十年奮斗專研新型6MW與12MW海上型風力發電機組的研發、生產與制造,其研發的新型海上風力發電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三十多項專利及核心技術,有“海上風電中的航空母艦”之稱,可謂業界不可忽視的一把利劍。
此次在中國平潭海上風電國際峰會上,東方風力發電網的記者有幸再次采訪了通尼斯的董事長張遠林先生,并與其就海上風電和漂浮式海上風機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以下為此次采訪實錄:
中國太平洋學會海上風電研究分會會長、福建通尼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遠林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張董您好,目前海上風電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海上風電的發展與陸上風電差異巨大,這期間勢必會有很多問題的產生,您可以談一下對此的看法嗎?
張遠林:我認為海上風電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傳統風機未來的市場需逐步往深海發展,而中國的海上風電在淺海應用剛剛起步,傳統型風機從裝機、運行、防腐、抗臺風能力到維護的及時性和安裝的復雜性等等方面都還在考驗階段,未到結論階段。所以面對海上風電經歷海上復雜環境的嚴峻考驗后,海上風電技術從多層面必然要進行一次變革。
特別是中國近海可開發資源幾乎已經分配完成達到飽和狀態,所以未來的海上風電市場一定會走向深海。但是未來如果還是將傳統型風機安裝在深海,必將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例如影響海洋環境、成本巨大、安裝復雜、維護不便等。從國家海上風電電價補助政策來看,傳統風電技術遠海風電的經濟性幾乎沒有,所以未來我們風機的主要目標就是結合我們有別于傳統風力發電機技術特點從多方面來提高市場競爭力——新型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首先,深海海上風電開發無論從傳統型還是新型風電機組一定是以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為主;其次,傳統型風機一定會面臨在深海市場上的很多技術問題,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還是一片空白;而放眼全球,傳統風機的浮體樁制造,特別是抗臺風能力是一個極大的難題,隨著海上風電大功率、高塔筒、長葉片的需求,對浮體樁的穩定性、應對復雜多變風浪條件、經濟性要求等方面都是極大的問題。
我們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之所以不變初心保持十年潛心研發浮式深海型風機,就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新型風機在未來的海上風電市場競爭力度凸顯。無論從結構、防腐、抗臺風能力,還是成本、運維、安裝等每個環節都是為其量身打造,我們堅信它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您剛剛提到了浮體樁,我想很多人都會像我一樣有個疑問:漂浮式在面對臺風等大型惡劣天氣時真的可以應對自如嗎?
張遠林:這個問題得從我們風機技術特征去說明。首先,惡劣工況條件對風機的影響是我們設計之初必然也必須考慮到的一個問題,我們的風機從外觀上完全不同于傳統水平軸風力發電機,我們風機沒有塔桶、載荷重心距離海面很近(在20米以內,根據極限海浪來決定),在超過額定風速情況下我們風機葉輪系統小翼可以收合、在超強風速下大翼可以放下,所以臺風中和極限風況下還可以正常發電。其次,我們公司投資了多臺超級計算機在對風機面臨各種會面對實況進行運算,從理論上、技術上、安全上、經濟上、環境上多方面來適應海上復雜環境生存、發展海上風電。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通尼斯為何敢于花十年時間研究鮮有人踏足的漂浮式風機?或者說通尼斯的漂浮式海上風力發電機和傳統型風機相比到底優勢何在?
張遠林:首先,目前的風電市場主要應用的都是水平軸風機,技術趨于成熟且市場已經基本穩定,所以我們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如果要與其他企業競爭,勢必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我曾經講過我們是一家敢于“革命”的企業,因此我們敢于摒棄傳統風機,轉而研發新型海上型風機,機遇與風險必然并存。
其次,剛剛我也講過,在現有近海市場基本飽和的狀態下,未來深海風電的發展將成為必然,而漂浮式海上風機正是進軍深海最好的武器。我們風電技術優勢十分明顯:第一制造成本低,我們風機的目標就是跟傳統火力發電成本相競爭,在未來海上風電上盡量不依賴國家補貼而生存;第二我們的風機在運輸、安裝、維護等方面比較方便,尤其是抗臺風能力強;第三因為公司的風機主機重心和葉輪重心都在海平面上,浮體樁的設計較為簡單、成本下降將是數量級,風機安裝成本也是如此。總體而言,我們公司研發的新型風機在未來海上風電市場競爭中還是抱有極大的信心。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通尼斯選擇與法國的Nenuphar公司合作現在的項目,是出于哪些考慮呢?
張遠林:一方面,是因為法國Nenuphar公司也有近十年研發與我們同類型風機技術的經驗與成果,其次,其在控制與浮式風機方面技術雙方融合可加快促進我們風機商業化的需要,另外,為將來我們公司走向國際化、開發海外市場的需要,該項目也得到了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支持致力于把它打造成中法合作“一帶一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

通尼斯12MW海上風電機組浮體樁開發簽約儀式
東方風力發電網記者:未來通尼斯有哪些長遠規劃呢?
張遠林:海上風電是一個資本需求量非常大的產業,公司正在結合如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等一些國家的大型企業,進行股權結構改造,爭取將來在資金、技術、市場多元化方面具備挑戰海上風電的實力。2018年我們6MW機型將進入小批量試產和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建設創新示范風電場來展示與技術驗證,十年的技術研發與經驗讓我們有信心挑戰深海市場的浮式海上風電。
創新引領未來,風電的發展也正是靠著一代代風電人敢想敢干的創新意識和奮斗精神從小風機走向大兆瓦、從三北走向內陸、從陸地走向海上,通尼斯的努力則成為下一個趨勢的領航者——從淺海走向深海,相信通尼斯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