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做客“2014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活動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昨天下午,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在做客“2014對話上海國企領導”全媒體大型訪談活動時透露,上海電氣集團將利用3-5年的時間實現集團的整體上市。作為一家老牌國企,上海電氣將抓住機遇,在“轉變”中做大做強。
上海電氣是中國裝備制造業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在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提供現代裝備綜合服務等方面屬于行業內佼佼者。中國第一套核電站機組、寶鋼第一條冷軋線、中國首臺大型船用曲軸、中國首臺百萬千瓦火電機組、世界最大鋁型材壓機、世界最大1.65萬噸油壓機……這些被國人驕傲地稱為國之重器的大型裝備都來自上海電氣。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銷售收入一直居于機械行業前三位。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過去那種“大基地、大廠房、大設備”的發展模式,在黃迪南眼中已經過時,在他看來,上海電氣集團未來的發展方向“技術一定要強,但結構一定要輕型化”。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通過引進、自主研發、海外并購等形式來提升技術自主能力。另一方面將減少固定資產的投資比重,加強對科技、人才和軟實力的投資的建設。為此,上海電氣集團每年在科技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占集團年度銷售額的4%,在2013年,這個數字就是36億。在一般的制造環節,上海電氣集團推行“兩頭在滬、中間在外”的發展模式,“技術研發、市場銷售控制在自己手里,生產、制造環節則轉移到有需求、成本低、有市場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