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點也是我們比較驕傲的一點,就是我們的投資哲學,我們反正到任何會上,都會不遺余力地講一講,我們追求三個底線的投資原則,也就是說除了項目的經濟回報,我們還同時尋求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回報,我們去年的在這上面可能大家看到我們評為21世紀經濟導報的中國企業公民大獎,實際上這個獎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給創投和私募機構,所以我們對此也比較自豪,那么中國清潔技術的投資發展歷程不展開了,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投資的額度每年都在增加,其實實際上走過了幾個歷程,從最早的空氣污染,無水處理這些環保的項目,到節能,最后到2005年、2006年,隨著張總他們投資無錫的尚德上市以后這個新能源一撥,那么現在慢慢進展到以清潔技術為主的這些投資機會,那么從我們第一支基金2002年開始,到第二只基金2004、2005年,到第三支基金2007、2008年,基本上是跟中國清潔技術投資發展的歷程是相吻合的,至于投資的行業,因為大部分人碰到我們,包括剛才投新能源的,其實從這張圖上大家可以看到新能源的只是清潔技術的一部分,這張圖是我們青云創投在總結了過去7、8年的投資的經驗以及教訓,我們內部使用的一個對于清潔技術領域的一個劃分,在這兒作為非公開地跟大家共享一下,從環境保護開始,這些也是我們從2001、2002年開始專注的,在那個時候清潔技術這個名詞都沒有,然后進入到節能,進入到2005、2006年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生態農業新材料,到現在的可持續交通,比如說像電動汽車,包括和煤焦有關的一些東西。
就是說我們三只基金到目前為止,一共投了20多個公司,和太陽能相關的是三家,其中兩家已經在海外上市了,和風能相關的兩家包括王總那家公司,所以加在一起就是和比較傳統的新能源的像風能和太陽能相關的,但另外十幾家以及我們大部分資金都投向了其他的,和可再生能源,可能沒有特別直接關系的其他的和清潔技術領域的這些公司了,所以在這兒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潔技術他所覆蓋的這個面還是比較廣,風能市場這也就不講了,我想可能今天上午各位領導和嘉賓對于這個整個風能市場的宏觀的形勢,包括政策,產業鏈里面,風電廠也好,還是風機制造商,還是零部件制造商,所以講了很多,我就不太展開講了。
對于這個風電投資的這個關注點,其實我們來看這個就是說可以把它歸納為有做風電廠的,做整機的,做零部件的和包括以后做,運營相關的,其實從我們整個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認為這幾塊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那么做整機的和關鍵零部件的我就不用多說了,我想肯定上午大家討論的已經比較充分了,其實基本上沒有人去看投資風電廠,我在這兒并不是說我們這樣去投風電廠,我只是講一下,其實風電廠也并不是沒有機會,因為如果你要尤其是風電場可能為了CDM這些指標外資控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有一種機構,能夠擁有多家風電場的股權,那這個在資本市場上也會形成一定的規模,對于這些私募,創投也好,私募也好也是有機會的,其實我們更多的是從這個投資的領域來講,更多的是看價值鏈的瓶頸,我想上午大家都談到了可能隨著我們國家風能的每年的遞增,以及儲量的增加可能接入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一個瓶頸,就是這么電發出來以后首先讓不讓你并網,并網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問題?所以這個實際上是我們在過去一兩年所關注的重點之一,當然其他像團隊、商業模式不去多展開了,三得普華這個公司我們是從去年年初開始關注,然后到去年完成投資,那么他這個領域從領域上面來講,基本上就是我講的,跟最終的運營和接入有關的這么一個機會,那我想這個下面王總會給大家多做介紹,包括呆會兒互動的環節可能也會提到,所以我就不展開了。就這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