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舉個例子,當時李嘉誠買了加拿大叫哈斯基的一個油公司,但李嘉誠不會管油,他沒有搞過油,他看咱們中海油不錯,就找到中海油,說我把哈斯基給你管,但你把中海油的股份給我一塊,換股。他提出來的時候哈斯基加拿大的股票只有6加元,這個消息一透露出去哈斯基的股票就冒上去了,漲到每股13加元。中海油就不干了,原來沒談的時候才6加元,現在漲這么多,要買就吃大虧了,就拉倒了,但是現在可能漲到三四十都不止了,當時要是買下來現在也賺大便宜了。
海外收購不僅沒有吃虧,反而是因為過分謹慎錯過了一些好機會?
張國寶:我記得俄油要上市找到中國,說你當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吧。當時我想進入俄羅斯不容易,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多買它一點股票,結果中石油找一幫專家算了算,說俄羅斯要價太高,不合算,就不肯買。
我一再跟他們講大道理,磨嘰半天,最后報喜來了,說買了它5億美元。我當時就火了,你口口聲聲說跟俄羅斯是戰略合作伙伴,人家讓你來買,你才買了5億美元,印度都買了15億美元。當時陳同海不服氣,因為不讓他買,他還悄悄買了3億美元。結果沒想到,人家一上市以后,股票嘩嘩地往上走,你當時不是買5億而是15億美元,你賺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