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韓俊良
風勢依然強勁2009年的兩會,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承擔著特殊使命。面對當前的形勢,我們的企業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規避風險?哪些新的發展思路應該被采納?政府在下一階段的具體部署中會有哪些最新的動向?這些,都是全國人民非常關注的。
作為新能源企業,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關心和整個世界能源行業開始轉型的趨勢。近幾年,我國風電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國風電機組新增裝機容量已經達到719.02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24.22萬千瓦。成就的背后,國家的政策支持,企業的投資熱情,裝備制造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整個社會對新能源發展的普遍關注等因素缺一不可。
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這顯示出了我國政府對于推進節能減排、進一步開發利用新能源的信心與決心,讓我們這些在新能源發展一線工作著的人備受鼓舞。風能以其獨具的商業化開發價值,以及無污染、零排放、運營成本低廉、可循環等清潔能源特征,而成為最具發展和投資潛力的領域。它大規模的開發價值與廣闊的發展前景,已經成為能源行業新的焦點。
從戰略高度做產業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蓄量約10億千瓦。這使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要發展自己的技術,讓技術與世界接軌,甚至是超越美國。只有這樣
,才能使我們最終成為風能強國。我國風電發展走過了一條崎嶇的艱辛之路。也正因為有此基礎,我認為中國人有信心、有決心,使我國風機設備技術水平與世界接軌,實現全球第一的夢想。
2008年,華銳風電裝機容量突破140萬千瓦,相當于減排280萬噸溫室氣體,這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本分。我想,做節能減排要靠企業,口號是喊不出優秀企業的,要腳踏實地的在技術創新戰略、人才戰略、質量服務戰略和國際化戰略中統一思想,做出健康的企業。華銳風電的精神是“創新、挑戰、超越”:企業要不斷創新,員工要不斷創意;向困難挑戰、向高技術挑戰;超越自我,超越全球的高技術。只有不斷創新、敢于迎接挑戰、不斷實現超越,才能使夢想成真。
近幾年,我們在引進國外1.5兆瓦風電機組的基礎上,采取高起點引進、消化加自主創新乃至完全創新的技術發展之路,正在向世界第一的目標發起攻擊,我們主打的1.5兆瓦風機組已經完全實現自主化研發生產,并進入大規模批量生產階段。2008年,我們已經讓大約1000臺1.5兆瓦級風機組在全國落地生根。2009年,我們的目標是要讓這個數字增加一倍,達到生產2000臺1.5兆瓦風電機組的水平,同時實現年產100臺3兆瓦風電機組的生產能力。
今年,我們有一個全球矚目的項目,就是國內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在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的推動下,特別是《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的影響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的背景下,這個示范項目實現了我國風電機組從1.5兆瓦向全球最先進的、最主流3兆瓦機型的跨越,實現了從內地走向海洋到海上供電的跨越,實現了中國作為一個風能大國向風能利用大國的跨越,也實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能源戰略大國的歷史跨越。
暖心應對危機